[发明专利]一种可控表面屈曲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8885.0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6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邱殿凯;万月;彭林法;易培云;来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4/92;H01M8/1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表面 屈曲 燃料电池 电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控表面屈曲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采用质子交换膜作为基底,利用定应变的拉伸方法,对质子交换膜进行预拉伸并保持拉伸应变;
2)利用涂层沉积技术在质子交换膜表面沉积,形成纳米厚度的硬质贵金属层,作为燃料电池的催化层;涂层沉积材料包括铂、钯、铑、铱、锇、钌、镓、铟中的一种或几种;
3)释放经过所述步骤2)的质子交换膜的预应变,通过质子交换膜的回弹和质子交换膜-催化层的刚度差异实现表面屈曲,得到具有纳米结构屈曲的高比表面积纳米催化层,以此作为反应气体及气态水传输通道;
4)对步骤3)得到的表面屈曲催化层进行二次拉伸,二次拉伸方向不平行于预拉伸方向,形成不可恢复的硬质催化层裂纹,作为水与质子的传输通道;
5)根据催化层厚度与裂纹宽度之间的比值,对步骤4)得到的带裂纹的屈曲催化层进行全氟磺酸树脂离聚物溶液的涂覆,填充表面裂纹并烘干,形成水与质子的传输通道,实现可控表面屈曲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层的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表面屈曲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质子交换膜基底的厚度为100nm-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表面屈曲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质子交换膜基底表面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方法包括离子刻蚀,图案化热压,选择性涂覆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表面屈曲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定应变的拉伸方法是指采用夹具固定基底,并沿预拉伸方向进行拉伸,预拉伸应变区间不小于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控表面屈曲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拉伸应变区间为1%~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控表面屈曲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拉伸方向包括单向、双向或三向;
预拉伸方向为双向或三向时,各个方向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表面屈曲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涂层沉积技术包括CVD或者PVD技术;
涂层沉积过程中保持质子交换膜温度为20℃~100℃;
沉积的涂层厚度为1 nm~2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表面屈曲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二次拉伸方向为不平行于预拉伸方向的任意1个或多个方向;
二次拉伸应变区间为塑性区间,应变区间不小于1%;
二次拉伸过程中保持质子交换膜温度为20℃~1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控表面屈曲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拉伸应变区间为5%~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表面屈曲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全氟磺酸树脂离聚物溶液的涂覆方法包括旋涂、提拉、遮挡涂布或其组合工艺方法;
全氟磺酸树脂离聚物溶液的烘干温度为80℃~120℃,烘干时间为10s~5min;
全氟磺酸树脂离聚物溶液涂覆后的干膜厚度为1-100n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表面屈曲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得到的燃料电池催化层还进行后处理,后处理方法包括离子刻蚀,化学气相沉积或电子刻蚀。
12.一种可控表面屈曲燃料电池膜电极,其特征在于,该膜电极包括Nafion电解质膜,在电解质膜两侧设有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方法形成的催化层,催化层外侧还依次设有微孔层和碳纸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88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