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8243.0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4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李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M11/02 | 分类号: | F01M11/02;F02F3/00;F01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2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润滑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结构,包括缸体,缸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铰接有连杆,活塞上端侧部开设有第一油槽,第一油槽连接有开设在活塞内部的第一油路,活塞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一端设有能够封堵第一油路的第一堵头,活塞下端侧部开设有第二油槽,第二油槽连接有开设在活塞内部的第二油路,活塞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第二滑动杆一端设有能够封堵第二油路的第二堵头。当活塞从上向下运动时,第二油槽释放的润滑油粘连在缸体上,提高活塞上部与缸体之间的润滑效果;当活塞从下向上运动时,第一油槽释放的润滑油粘连在缸体上,提高活塞下部与缸体之间的润滑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润滑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燃油发动机一般包括: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上端设有火花塞,所述缸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下端铰接有连杆上端,所述缸体下端设有曲轴箱,所述曲轴箱内设有曲轴,所述曲轴包括若干主轴颈,所述主轴颈上设有曲轴臂,相邻两件曲轴臂之间设有连杆轴颈,所述连杆下端与连杆轴颈转动连接。
活塞在缸体内运动,两者之间会发生剧烈摩擦,因此需要在活塞与缸体之间添加润滑油。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飞溅式给油,具体的,在曲轴箱中盛放润滑油,随着曲轴转动,润滑油飞溅到缸体内。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缺点:1、飞溅的润滑油只能到达活塞下方,很难到达活塞与缸体之间的空隙,当活塞向下运动时,润滑效果较好,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润滑效果较差;2、随着曲轴转速增加,其受到润滑油的阻力越大,降低燃油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结构,提高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润滑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发动机润滑结构,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上铰接有连杆,所述活塞上端侧部开设有第一油槽,所述第一油槽连接有开设在活塞内部的第一油路,所述活塞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一端设有能够封堵第一油路的第一堵头,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另一端从活塞下端伸出,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活塞之间设有第一滑动杆弹簧;所述活塞下端侧部开设有第二油槽,所述第二油槽连接有开设在活塞内部的第二油路,所述活塞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一端设有能够封堵第二油路的第二堵头,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另一端从活塞下端伸出,所述第二滑动杆与活塞之间设有第二滑动杆弹簧;所述第一油路及第二油路均与润滑油供给装置相连接,所述连杆一侧设有能够与第一滑动杆相接触的第一突出部、所述连杆另一侧设有能够与第二滑动杆相接触的第二突出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油路包括与第一油槽相连接的第一转接通道及位于第一转接通道上方、且与润滑油供给装置相连接的第一横向通道,所述第一转接通道与第一横向通道之间设有第一锥形通道,所述第一滑动杆穿过第一锥形通道,所述第一堵头的形状与第一锥形通道相对应;
所述第二油路包括与第二油槽相连接的第二转接通道及位于第二转接通道上方、且与润滑油供给装置相连接的第二横向通道,所述第二转接通道与第二横向通道之间设有第二锥形通道,所述第二滑动杆穿过第二锥形通道,所述第二堵头的形状与第二锥形通道相对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油路还包括位于活塞中轴线上的第一中间通道,所述第一中间通道下端与第一转接通道相连接,所述第一中间通道上端与第一油槽之间设有第一出油通道;所述第二油路还包括位于活塞中轴线上的第二中间通道,所述第二中间通道上端与第二转接通道相连接,所述第二中间通道下端与第二油槽之间设有第二出油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82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粪污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通风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