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浮式伞形机器人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6221.0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梁丹;茅译文;黄野;杨雪茹;李坤妍;丁依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B1/06 | 分类号: | B64B1/06;B64B1/12;B64B1/30;B64B1/6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伞形 机器人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悬浮式伞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结构(1)、碳纤维伞骨(2)、气囊(3)、可升降置物结构(4)、碳纤维圈(5)、推进装置(6)、仿生摆动机构(7)、集成模块控制盒(8)和摄像模块(9);
在碳纤维伞骨(2)的圆周上间隔90度安装推进装置(6),每个推进装置(6)差动配合,实现水平方向的平移运动与方向变化;所述弹簧结构(1)包括撑伞弹簧(1.1)、收伞弹簧(1.2)、推板(1.3)、滑块(1.4)、套轴(1.8),管轴(1.9);所述撑伞弹簧(1.1)、收伞弹簧(1.2)、推板(1.3)均套在管轴(1.9)上,所述撑伞弹簧(1.1)和收伞弹簧(1.2)均与推板(1.3)连接,所述推板(1.3)内侧具有滑块(1.4),推板(1.3)与滑块(1.4)接合处内置电机;所述管轴(1.9)上收伞弹簧(1.2)的一侧具有卡扣一(1.6)、管轴(1.9)上撑伞弹簧(1.1)的一侧具有卡扣二(1.7);收伞前收伞弹簧(1.2)压紧,收伞时电机驱动滑块(1.4)与卡扣一(1.6)松开,收伞弹簧(1.2)回弹,推动套轴(1.8)向下滑动,带动伞面收起,同时由惯性压紧撑伞弹簧(1.1)并继续移动,当滑块(1.4)移动到卡扣二(1.7)时扣入,锁住撑伞弹簧(1.1),为下一次开伞提供初始的推力做准备;开伞时终端给出指令控制集成模块控制盒(8),集成模块控制盒控制电机使滑块(1.4)与卡扣二(1.7)松开,撑伞弹簧(1.1)回弹,推动套轴(1.8)向上滑动,当滑块(1.4)遇到卡扣一(1.6)时扣住,实现撑伞动作,同时压紧收伞弹簧(1.2),为下一次收伞做推力准备;所述套轴(1.8)与推板(1.3)外侧固定结合,一起沿管轴(1.9)做上下运动,套轴(1.8)外侧突起位置用于与碳纤维伞骨(2)相连,实现伞面的开合;
所述的气囊(3)卡在碳纤维圈(5)内,共两层,外层气囊(3.1)装有氦气,内层气囊(3.2)装有空气,配合安装于气囊底部正中位置的电动气阀(3.3),用来实现升降与悬浮功能;通过内层气囊(3.2)向外排出空气,氦气膨胀,整体密度随之减小,实现上浮;反之,对内层气囊(3.2)充气,空气囊膨胀,氦气被压缩,实现下沉;在机器人运动到预设位置时吸入或排除空气,使升力与重力平衡,实现定点悬浮;气囊(3)结构使得机器人在实现悬浮时不再需要额外动力,降低能耗,提高续航能力;
所述的仿生摆动机构(7)用于配合推进装置(6)实现水平方向的运动;前摆动节横向连接板(7.1)前部通过卡扣四(7.4)卡于碳纤维伞骨(2)的第二连接架(2.2)上,前摆动节纵向连接板(7.2)与后摆动节横向连接板(7.5)相连,前摆动节内部电机(7.3)用于驱动前摆动节纵向连接板(7.2)与后摆动节的整体转向运动,后摆动节纵向连接板(7.6)与摆尾(7.8)连接,后摆动节内部电机(7.7)用于后摆动节纵向连接板(7.6)与驱动摆尾(7.8)的整体转向运动,实现摆动推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伞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6)包括螺旋桨(6.1),所述螺旋桨(6.1)由螺旋桨电机(6.2)、连接轴(6.3)、叶片(6.4)、全方位旋翼防护圈(6.5)、推进装置架(6.6)五部分组成;全方位旋翼防护圈(6.5)通过中部柱体(6.7)与叶片(6.4)中心圈同心相套,通过下部的连接管(6.8)与推进装置架(6.6)上的圆孔卡住,实现连接;螺旋桨电机(6.2)启动,带动连接轴(6.3),使得叶片(6.4)转动,通过四个螺旋桨(6.1)的差动配合,实现水平方向的平移运动与方向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伞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机器人的可升降置物结构(4)通过剪叉机构(4.1)实现置物框(4.2)的升降,剪叉机构(4.1)上部连接连接板(4.3),并通过连接板(4.3)上的卡扣三(4.32)直接卡于碳纤维伞骨(2)的第一连接架(2.1)上,置物框(4.2)与连接板(4.3)均有置物框滑槽结构(4.21)和连接板滑槽结构(4.31),剪叉机构(4.1)在滑槽内定位与平移变形,实现置物框(4.2)的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伞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模块控制盒(8)内置集成控制电路实现所有运动控制,高灵敏度加速度传感器在机器人因气囊(3)被破坏下坠时迅速感应,启动推进装置(6)提供升力,防止伤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62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丙烯用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阀门表面静电清除装置及其实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