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低码率LDPC码干扰信息填充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3043.6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7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安建平;王帅;蒙艳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3/11 | 分类号: | H03M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邬晓楠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低码率 ldpc 干扰 信息 填充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低码率LDPC码干扰信息填充的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通过LDPC码辅助干扰信息填充以及分集的形式在强干扰系统中实现抗干扰系统及方法,属于数字信号处理领域。本发明的抗干扰通信系统包括重复分集单元、调制单元、解调单元、分集接收单元、LDPC码译码单元和信息替换单元。本发明通过在发送端重复发送和接收端分集接收的方式来减小高功率窄带噪声的干扰,最终再通过LDPC码译码单元、信息替换单元和分集接收单元之间的迭代更新来实现译码软信息中干扰信息的替换来提高译码性能,在受到高功率强干扰噪声影响下实现了抗干扰隐蔽通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具有抗干扰性强,隐蔽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低码率LDPC码干扰信息填充的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通过LDPC码辅助干扰信息填充以及分集的形式在强干扰系统中实现抗干扰系统及方法,属于数字信号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是一种受到强干扰之后受影响很大的的码型,当一个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受到强干扰时,LDPC码的译码性能会发生急剧恶化。为了对抗信道中的强干扰,实现无误码的译码,如何减小信道中高功率强干扰窄带噪声带来的影响成为LDPC码应用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跳频扩频系统减少窄带干扰;跳频系统使得无线电信号传输过程中反复转换频率,减少了电子对抗的影响,扩频调制能使信号通过频带传输,这个频带比信息信号要求的最小带宽要宽很多,扩频通信能够减少窄带干扰;但是在传统的跳扩通信系统中,高功率强干扰的窄带噪声仍然会使得译码所需要的部分软信息受到极大的影响,导致后续的译码结果出现大量错误。而低码率的LDPC码不仅具有扩频增益还有编码增益,通过发端重复和收端分集接收实现抗干扰的目的,并且提出了在LDPC码译码迭代的过程中利用码辅助干扰信息填充的方案进一步提升抗干扰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强干扰环境下由于存在高功率窄带噪声而造成的的通信系统性能恶化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低码率LDPC码干扰信息填充的系统及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发送端重复发送和接收端分集接收的方式来减小高功率噪声的干扰,最终再通过LDPC码译码单元、信息替换单元和分集接收单元之间的迭代更新来实现译码软信息中干扰信息的更新的形式在强干扰的通信系统中实现抗干扰隐蔽通信,具有抗干扰性强,隐蔽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通过在发送端重复发送编码后的码组,并在接收端通过分集接收的方式将信道中的强功率窄带噪声的影响均匀分布在整个信号的带宽上,使得LDPC码译码单元接收到的软信息受到的影响变小,从而改善了信道中强干扰信号对于通信系统性能的恶化。另外,本发明中,还提出了一种干扰信息填充更新的方法,通过LDPC码译码单元,信息替换单元,分集接收单元在每一次迭代译码之后更新干扰信息,从而提高了译码的正确率,最终实现正确译码,从而改善了在强干扰环境下由于存在高功率窄带噪声而造成的的通信系统性能恶化的问题,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
一种基于低码率LDPC码干扰信息填充的系统,包括:LDPC码编码单元、重复分集单元、调制单元、解调单元、分集接收单元、LDPC码译码单元和信息替换单元。
所述LDPC码编码单元,用于将信息比特进行LDPC码编码,并将编码后的信号传给重复分集单元。
所述重复分集单元,用于重复多个编码后的信号副本,并将这多条相同信号传给调制单元。
所述调制单元,用于将多条相同信号作调制处理,得到已调信号通过信道发送给接收端。
所述解调单元,用于感知频谱上受窄带噪声干扰的信号频段,并将接收到的信号作解调,得到解调信号,之后将解调信号传给分集接收单元。
所述分集接收单元,用于把收到的多个统计独立的已解调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包括选择与组合),之后作为信道初始信息传给LDPC码译码单元和信息替换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3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控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沿海地区韭黄栽培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