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系统的冷却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18643.3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2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梁洪硕;金京范;李熙罗;河在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徐丽华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混合 动力 系统 冷却 结构 | ||
一种用于车辆混合动力系统装置的冷却结构,可包括:第一转子轴,同轴地连接到发动机输出轴并连接到第一电机的转子;发动机离合器轴,同轴地连接到第一转子轴而不旋转,并且连接到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输入轴,与发动机离合器轴同轴地安装,以不通过连接到发动机离合器的第二电机的转子而旋转;以及冷却通道,形成在变速器输入轴中,以供应用于同时冷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发动机离合器的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混合动力系统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分为飞轮安装电控装置(FMED)类型和变速器安装电控装置(TMED)类型,两者各有优缺点。
本发明涉及动力系统,该动力系统不仅仅是FMED型或TMED型,而是利用FMED型和TMED型的组合。
即,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系统,在该混合动力系统中第一电机安装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第二电机安装在变速器的输入轴上,并且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发动机离合器连接。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中包括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的理解,并且不应被视为是对该信息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承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冷却结构,该冷却结构能够有效地冷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发动机离合器,能够提高车辆的耐久性,并且能够确保车辆的混合动力系统中的稳定的动力传输性能,其中第一电机安装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第二电机安装在变速器的输入轴上,并且发动机离合器安装在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之间。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混合动力系统的冷却结构可以包括:第一转子轴,同轴地连接到发动机输出轴并连接到第一电机的转子;发动机离合器轴,同轴地连接到第一转子轴而不旋转,并且连接到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输入轴,与发动机离合器轴同轴地安装,以不通过连接到发动机离合器的第二电机的转子而旋转;以及冷却通道,形成在变速器输入轴中,以经配置成供应用于同时冷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发动机离合器的油。
发动机离合器轴和第一转子轴可以彼此径向重叠,形成用于储存通过变速器输入轴的冷却通道供应的油的油室。
发动机离合器轴可以是用于与变速器输入轴的冷却通道连通的中空轴,并且第一转子轴可以具有经配置成接收通过发动机离合器轴供应的油的孔,并且形成油室。
第一冷却孔可以形成在第一转子轴中,以将油室中的油供应到第一电机。
第一电机的转子可以固定到第一转子毂部,第一转子毂部可以通过内部凸缘连接到第一转子轴,并且可以形成彼此轴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一冷却孔,以向第一转子毂部的内部凸缘的两侧供应油。
第二冷却孔可以形成在发动机离合器轴中,以将油室中的油供应到第二电机。
发动机离合器可以将发动机离合器轴和第二电机的转子连接或断开,并且第三冷却孔可以形成在变速器输入轴中,以将冷却通道中的油供应到发动机离合器。
第二电机的转子可以在径向上设置在发动机离合器的外部,并固定到第二转子毂部上;第二转子毂部可以在中心具有轴颈部分;轴颈部分的内侧可以由设置在轴颈部分与发动机离合器轴之间的第一轴承支承,轴颈部分的外侧可以由第二轴承支承在壳体上;并且第二冷却孔可以定位成使得来自油室的油流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第一连通孔可以形成在第二转子毂部的轴颈部分中,使得穿过第一轴承的油流入第二轴承。
第二转子毂部可以具有用于安装旋转变压器的传感器凸缘,旋转变压器用于检测第二电机的转子的位置;并且第二连通孔可以形成在传感器凸缘中,使得穿过第二轴承的油在第二转子毂部的径向上流向第二电机的转子和定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86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