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灰球团氯化-氧压转化制备氧化铝及全组分利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16809.8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0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廷安;吕国志;刘燕;赵秋月;豆志河;张子木;张伟光;傅大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东大有色固废技术研究院(辽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C01F7/30;C01F7/56;C01B33/107;C09K3/1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宁佳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灰球团 氯化 转化 制备 氧化铝 组分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的铝灰球团氯化‑氧压转化制备氧化铝及全组分利用的方法,步骤如下:将铝灰、焦煤按一定比例压制成球团后,加入到移动床反应器中,铝灰中的氮化铝、铝、氧化铝、氧化硅等分别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铝和氯化硅等,铝灰中的镁等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镁进入渣中;对氯化得到的气相产物进行冷凝处理,依次获得氯化铝和氯化硅,冷凝得到的尾气主要是氮气和未反应的氯气等,经压缩得到液氯返回氯化过程循环使用;将氯化铝引流至加压氧压转化炉,在相应氧气压力下,向熔融态氯化铝中通入氧气,使氯化铝转化为氧化铝和氯气,氯化返回氯化过程循环使用;综合实现铝灰中铝与硅的高度转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灰球团氯化-氧压转化制备氧化铝及全组分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铝灰是铝冶炼过程的主要废弃物之一,每生产一吨原铝/铝材会产生180~290kg铝灰渣,年排放数百万吨。铝灰中含有氮化铝、金属铝、氧化铝以及铝镁尖晶石等,其中氮遇水会释放氨气,此外铝灰中还含有氟和氯盐等,因此被列入危险废弃物名录。
近年来,相关从业者针对铝灰的高效、高值化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孙华等发明的“用废铝灰制备铝酸钠的方法,专利号:CN200610117078.7”将废铝灰先进行除氨、脱水处理后,加入NaOH碱化,然后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在65~100℃下浸出铝酸钠粗溶液;然后进行压滤,得到铝酸钠精制液;再用10%浓度的NaOH调节溶液分子比至1.2~1.6,再经脱水得到无水铝酸钠晶体。
李少鹏等发明的“一种铝灰制备聚合氯化铝联产耐火材料的方法,公开号:CN110040756A”以废弃物铝灰和盐酸为原料,先将铝灰进行筛分回收单质铝,再将筛下物进行预净化处理,然后将预净化处理后的铝灰与盐酸混合进行浸出反应,经固液分离和洗涤,得到滤液和滤饼;滤饼经干燥、混料、成型、干燥和烧结制备耐火材料,滤液经聚合调控制备聚合氯化铝净水剂。
上述方法虽然也可以实现铝灰的利用,但多需要水洗脱氨处理,会产生氨或氨氮废水,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铝灰球团氯化-氧压转化制备氧化铝及全组分利用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铝灰球团氯化-氧压转化制备氧化铝及全组分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铝灰、焦煤按比例混合均匀,压制成球团,所述的焦煤中包括C和氧化硅,所述的铝灰中包括氧化铝和氧化硅;按摩尔比,焦煤中的C:(铝灰中的氧化铝+铝灰中氧化硅+焦煤中氧化硅)=(1.5~4):1;
(2)将球团加入到移动床反应器中,并向移动床反应器中通入氯气,进行氯化反应,获得固相产物和气相产物;其中,所述的氯气通入量为理论能使铝灰中铝完全转化为AlCl3,铝灰中氧化硅+焦煤中氧化硅完全转化为SiCl4的物质的量的1.1-2倍,所述的氯化反应温度为300~1100℃,反应时间为10~90min;所述的氯化反应过程中:
铝灰中的氮化铝、铝、氧化铝和氧化硅等成分分别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铝和氯化硅等;
铝灰中的镁等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镁进入渣中;
(3)所述的气相产物初步降温至180℃以下,冷凝获得氯化铝产品,进一步降温至56℃以下,获得四氯化硅产品,尾气经加压得到氮气和氯气,氯气压缩成液氯,返回氯化过程循环使用;
(4)将氯化铝引流至加压氧压转化炉中,并保持气相中氧气分压为0.2~5MPa,保持氯化铝为熔融态进行氧化反应,反应温度为200~1000℃,反应时间15~90min,向体系中熔融态氯化铝中通入氧气,使氯化铝转化为氧化铝和氯气,氯气返回氯化过程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东大有色固废技术研究院(辽宁)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东大有色固废技术研究院(辽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68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线路板的阻焊工艺
- 下一篇:一种硅胶注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