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充电过热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4944.0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杜紫云;孟庆发;姜勤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紫云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50/58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潭市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充电 过热 保护装置 | ||
1.一种锂电池充电过热保护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接头(2),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热片(3),外壳(1)的左侧且靠近导热片(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4),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5),外壳(1)的顶部且靠近活动槽(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6),外壳(1)的顶部且靠近活动槽(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正极板(7),外壳(1)的顶部且靠近活动槽(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负极板(8),外壳(1)的顶部且靠近活动槽(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压敏电阻(9),活动槽(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10),滑块(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11),滑块(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介质板(12),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挤压件(13),挤压件(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的螺旋弹簧(14),接头(2)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大小不同的卡槽(15),外壳(1)的右侧且靠近接头(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16),外壳(1)的右侧且靠近第二电磁铁(16)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固定件(17),固定件(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2)的左侧开设有对称的斜边,所述导热片(3)的材料为金属铝且导热片(3)形状为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形状为椭圆形且半导体制冷片(4)的尺寸小于外壳(1)的尺寸,半导体制冷片(4)的右侧与导热片(3)的左侧固定连接且半导体制冷片(4)与第一电磁铁(6)电性连接,半导体制冷片(4)的左侧与右侧存在温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5)的尺寸小于外壳(1)的尺寸且活动槽(5)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第一电磁铁(6)右侧产生的磁性与第一磁块(11)左侧的磁性相同且第一电磁铁(6)的尺寸小于外壳(1)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电阻(9)的最大通路电压小于通过负极板(8)的最大电路电压,压敏电阻(9)与第二电磁铁(16)电性连接,所述滑块(10)的材料为硬质高强度材料且滑块(10)的尺寸小于活动槽(5)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板(12)的尺寸小于滑块(10)的尺寸且电介质板(12)的长度小于正极板(7)的长度,所述挤压件(13)的形状为“工”字型且挤压件(13)的右侧与接头(2)的左侧接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14)为压缩弹簧且螺旋弹簧(14)的直径小于挤压件(13)的宽度,所述卡槽(15)的形状为圆弧形且相邻卡槽(15)的尺寸大小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铁(16)内侧产生的磁性与第二磁块(18)外侧的磁性相反且第二电磁铁(16)的尺寸小于外壳(1)的尺寸,所述固定件(17)的材料为硬质高强度材料且外壳(1)的尺寸小于接头(2)的尺寸,固定件(17)的外侧与压缩弹簧固定连接且固定件(17)的内侧与卡槽(15)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紫云,未经杜紫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49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