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ROV专用采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4116.7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9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熊明磊;陈龙冬;杨昊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瑞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rov 专用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ROV专用采泥设备,涉及水下作业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解决传统海底泥土采样费时费力、样本可控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更加灵活且便于操作的小型水下采泥设备。该水下ROV专用采泥设备包括滑动运动组件和取样组件,所述滑动运动组件包括导向轴以及能沿所述导向轴的轴线方向滑动移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取样组件固定连接并能驱动所述取样组件沿所述导向轴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所述取样组件为下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且其上端通过单向阀与外界环境连通,位于所述取样组件内的液体能经所述单向阀流入环境内。本发明用于实现水下灵活、可控取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下ROV专用采泥设备。
背景技术
海底泥土采样在海洋资源勘查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海底泥土采样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船配合绞车和大型泥土采样器等利用其本身的重力进行采样作业,这种采样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各项成本投入极大,而且存在采样范围小、触底检测不够灵活准确、不适宜在深海海底进行采样等缺陷,并且依赖于大型船舶的移动来确定取样点,较为不便。
为了解决传统的海上泥土采样成本高、耗时长的问题,需要研发一种能够搭载在水下机器人上的小型采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水下ROV专用采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泥设备使用困难且取样灵活度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水下ROV专用采泥设备,包括滑动运动组件和取样组件,所述滑动运动组件包括导向轴以及能沿所述导向轴的轴线方向滑动移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取样组件固定连接并能驱动所述取样组件沿所述导向轴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所述取样组件为下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且其上端通过单向阀与外界环境连通,位于所述取样组件内的液体能经所述单向阀流入环境内。
由于取样组件内的水能够经单向阀流入水体中,因此取样组件在插入海底泥土进行取样操作时,其内外能够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以保证管内的泥土不会滑落。在取样时,取样组件能够在滑动运动组件的控制下沿导向轴的轴线方向滑动移动以实现取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轴包括一螺杆,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螺杆配合连接,当所述螺杆转动时,所述固定块能沿所述螺杆的轴线方向移动。
此时该螺杆结构与固定块结构配合能够形成一滚珠丝杠结构,该结构能够较好的实现对取样组件的位置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轴还包括至少一个导杆,所述导杆与所述螺杆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块能穿设在所述导杆上并相对于所述导杆滑动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块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转动并实现对所述取样组件的固定和释放。
活动部结构能够实现对取样组件的快速安装以及拆卸,方便操作人员更换取样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蝶形螺栓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样组件的下端开口朝向内侧凹陷形成一圆台形刃口。该圆台形刃口结构有助于取样组件插入海底泥土中进行取样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上端用于固定所述滑动运动组件和所述取样组件,所述支撑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取样组件能穿过所述通孔相对于所述支撑框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4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