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鼠耳蜗螺旋器的分离和体外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2324.3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段继峰;丁泽阳;黄哲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陆惠中;王永伟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鼠 耳蜗 螺旋 分离 体外 培养 方法 | ||
1.一种小鼠耳蜗螺旋器的分离和体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将断头后的小鼠剪开头部皮肤,用手术刀片沿颅骨矢状线将头部切开,转移至装有无菌PBS的培养皿中,去除脑组织;
(2)用精细镊剔除耳蜗与颞骨的链接,切断耳蜗与前庭组织的连接,将耳蜗取出,并转移至装有DMEM/F12培养液的培养皿中;
(3)从耳蜗底转向顶转剥离骨迷路,得到绕蜗轴的螺旋韧带和螺旋器,用精细镊夹住螺旋韧带和螺旋器的底部,将其从蜗轴上解旋下来,从底部将螺旋韧带和包含耳蜗螺旋器的基底膜分离,获得包含耳蜗螺旋器的基底膜;
(4)耳蜗螺旋器的培养:取适量胶原凝胶滴到培养皿中央,将所述基底膜浸入胶原凝胶,将培养皿移入CO2培养箱温育20-30分钟后取出,见胶原凝胶凝固成胶块,基底膜被固定在其中,向培养皿中加入适量无血清培养液以淹没胶块为度,最后放回CO2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液隔日更换为补料培养基,培养7-10天,其中所述胶原凝胶包含鼠尾胶和终浓度为50mM的植酸,所述补料培养基在所述无血清培养液的基础上添加终浓度为20mM的间隙连接蛋白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凝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鼠尾胶、10×BME以及2% Na2CO3比例为9:1:1,添加终浓度50mM的植酸,混合均匀,置于冰上,防止凝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血清培养液的各组分体积百分百为,1×DMEM 96.4%,20%葡萄糖 2.4%,青霉素G 0.2%,谷氨酰胺 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鼠是出生后3-5天的C57BL/6J小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DMEM/F12培养液还进一步包含体积百分比为1%的N2补料,体积百分比为2%的B27补料,以及终浓度为50μg/ml的氨苄青霉素;步骤(3)在解剖显微镜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耳蜗螺旋器的培养天数是10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CO2培养箱的培养条件是37℃、5% CO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温育时间是2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2、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耳蜗螺旋器的培养阶段,采用免疫染色标记Myo7a方法观察耳蜗基底膜螺旋器组织以及毛细胞活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染色标记Myo7a方法包括:
1)将培养的耳蜗螺旋器移除培养液,加入2ml 4% 的福尔马林固定液,室温放置15分钟后用PBS洗去;
2)加入2ml 0.1%的PBS配制的Triton x-100溶液,室温放置15分钟后用PBS洗去;
3)加入2ml 2.5%的PBS配制的BSA溶液,室温放置30分钟后用PBS洗去;
4)一抗孵育,其为Rabbit anti-Myo7a 1:200,2.5% BSA于PBS中,4°C过夜;
5)用PBS洗去一抗,加入二抗,其为Alexa Fluor 546 goat-anti Rabbit IgG 1:1000,2.5% BSA于PBS中,室温放置2小时;
6)用PBS洗去二抗,后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拍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23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净化设备防爆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客车行李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