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差速器的离合器用电磁阀总成的内柱塞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0376.7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2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崔炳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炳善 |
主分类号: | F16D27/14 | 分类号: | F16D27/14;F16H48/34;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黄纶伟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差速器 离合 器用 电磁阀 总成 柱塞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汽车差速器的离合器用电磁阀总成的内柱塞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差速器的离合器用电磁阀总成的内柱塞,贡献于电磁阀总成的轻量化和节省成本,内柱塞的形状多样化并减少与内壳的摩擦力并提高功能,本发明的汽车差速器的离合器用电磁阀总成的内柱塞由结合构成电磁阀总成的绕线管的内柱塞的外轮和与内壳结合的内轮构成,所述内轮由成型性优秀的绝缘体合成树脂成型,在由构成内柱塞的合成树脂构成的内轮的外缘嵌件磁性金属作为外轮,并在整个内轮的里面形成底切槽,以使在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内轮减少与内壳的摩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差速器的离合器用电磁阀的线圈总成的内柱塞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构成离合器用电磁阀总成的内柱塞的品质和生产力并实现轻量化的内柱塞及该内柱塞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的差速器根据两侧车轮的阻力而对引擎的驱动力进行差等分配,在置物架的内部以可旋转的状态设置差速器箱(differential case),在所述差速器箱的内部由具有小齿轮(pinion)的蛛形件(spyder)、设置与所述小齿轮的两侧啮合的侧齿轮(side gear)的结构构成,所述两侧侧齿轮和车轮的轮毂(hub)通过驱动轴(drive shaft)连接,由此,传输引擎动力。
在进行如上所述功能的汽车的差速器中,执行运行离合器(clutch)的功能的电磁阀总成(solenoid assembly)在内部利用线圈总成发生的磁力,使运行外柱塞(outplunger)及内柱塞(Inner plunger)或活塞(piston)而起到连接或分离差速器锁定装置的作用。
在对构成执行现有所述的作用的差速器的离合器用电磁阀总成的内柱塞的结构进行说明的情况下,与内壳紧贴结合的内柱塞的内轮由不锈钢构成,以使不受磁力影响,并移动,外轮由用于形成线圈的电磁力的磁性金属构成。
如上所述,为了不对内轮产生磁力,并在外轮形成磁力,而由材质不同的两种金属构成为一体,通过该方法相互焊接两种金属,或者通过各个步骤的精密加工工艺而需要进行精密加工,因而,相应地存在制造成本高的缺点。
尤其,内柱塞的内轮和外轮整体由金属构成,而重量非常重。
因此,存在与汽车轻量化背道而驰,并降低电磁阀总成的功能的缺点,对于不锈钢的情况,因成型性差的关系,而只能限制性制造内柱塞的形状等内柱塞的结构上存在了大量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公开专利第10-1983-0003671号(1983年06月22日.公开)
韩国注册专利第10-1660641号(2016年09月21日.注册)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柱塞,本发明的汽车差速器的离合器用电磁阀总成的内柱塞贡献于电磁阀总成的轻量化和成本节省,内柱塞的形状多样化以及减少与内壳的摩擦力而增强电磁阀总成的功能。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汽车差速器离合器用电磁阀总成的内柱塞由结合构成电磁阀总成的绕线管的内柱塞的外轮和与内壳结合的内轮构成。
如上所述构成的内柱塞的内轮由成型性优秀的绝缘体合成树脂成型,在由构成内柱塞的合成树脂构成的内轮的外缘,磁性金属被嵌件而作为外轮。
在整个内轮的里面形成底切槽,以使在由所述合成树脂构成的内轮减少与内壳的摩擦。
对于离合器用电磁阀总成的内柱塞的制造方法,由用于嵌件内柱塞的外轮的空间和用于形成内轮的空间构成的模具及为减少与内壳的摩擦而具有底切槽成型部,以使在整个内轮的里面形成底切槽的磁芯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炳善,未经崔炳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03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