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殖与种植互作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6861.1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5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流琴;冯艳忠;周锡红;刘娣;李铁军;李凤兰;印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7/02 | 分类号: | A01G7/02;A01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郭红燕;梁庆丰 |
地址: | 41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种植 系统 | ||
一种养殖与种植互作的系统,其包括:种植区以及养殖区,所述养殖区内设置有发酵床,所述系统还包括取热管道系统和回风管道系统,所述取热管道系统的起始端设置在所述种植区内,末端设置在所述养殖区内,所述回风管道系统的起始端设置在所述养殖区内,末端设置在所述种植区内,所述取热管道系统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回风管道系统内填充有回风。本发明的一种养殖与种植互作的系统,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种植区与养殖区互作,相互促进,不仅使作物与养殖动物更好地生长,还节约了成本,减少了额外的投入。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养殖和种植互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与种植互作的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面对众多人口,粮食以及肉蛋奶等制品所需的数量也极为巨大,因此,我国的种植业以及畜牧养殖业等行业较为发达。
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低,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养殖禽畜的存活率也有一个较大的下降趋势,因此,温室大棚这种简单且经济的技术就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然而,普通温室大棚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依然有部分农作物难以生长,并且,普通的温室大棚对于养殖业来说作用较小,同时,密闭的温室大棚中的氧气含量逐渐下降,不利于禽畜的生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养殖与种植互作的系统,其包括:种植区以及养殖区,所述养殖区内设置有发酵床,所述系统还包括取热管道系统和回风管道系统,所述取热管道系统的起始端设置在所述种植区内,末端设置在所述养殖区内,所述回风管道系统的起始端设置在所述养殖区内,末端设置在所述种植区内,所述取热管道系统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回风管道系统内填充有回风。
优选地,所述取热管道系统包括取热入口管道、取热盘管、取热立管以及散热管道。
优选地,所述取热入口管道设置在所述种植区内。
优选地,所述取热入口管道的末端连接在所述取热盘管的始端。
优选地,所述取热盘管设置在所述养殖区内的所述发酵床中。
优选地,所述取热盘管的末端通过所述取热立管连接到所述散热管道。
优选地,所述散热管道与所述发酵床平行。
优选地,所述散热管道与所述发酵床之间的距离大于100cm。
优选地,所述取热管道系统还包括若干个散热孔、第一过滤装置、补热装置以及第一风机。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所述散热管道上,且开口指向所述发酵床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取热入口管道处。
优选地,所述补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取热盘管的后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散热管道的前端。
优选地,每个所述散热孔之间依次间隔45~55cm。
优选地,所述回风管道系统包括回风入口管道、回风盘管以及回风出口管道。
优选地,所述回风入口管道设置在所述养殖区的中下部。
优选地,所述回风入口管道的末端与所述回风盘管的始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回风盘管设置在所述养殖区内的所述发酵床中。
优选地,所述回风盘管的始端与所述回风出口管道相连。
优选地,所述回风出口管道设置在所述种植区的地面下方。
优选地,所述回风管道系统还包括第二过滤装置、第二风机以及若干个回风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师范大学,未经湖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68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