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6334.0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震;杨国;方梓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牌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数据 采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锂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锂电池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一上位机;一通讯板,包括一以太网通信模块、一第一MCU以及八个第一RS485通信模块;所述第一MCU的一端与以太网通信模块连接,另一端与各第一RS485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连接;八个数据采集板,分别包括一第二RS485通信模块,一第二MCU、一隔离芯片组以及一设有16个通道的数据采集芯片;各所述第二RS485通信模块的一端与一第一RS485通信模块连接,另一端与第二MCU连接;所述隔离芯片组的一端与第二MCU连接,另一端与数据采集芯片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锂电池数据采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锂电池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逐渐采用电能替代传统的能源,例如电动汽车正逐渐替代传统的燃油汽车。
锂电池在出厂或者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锂电池的电池容量进行监测,而电池容量与电压和温度这两个参数密切相关。因此,为了准确计算电池容量,需要采集锂电池的电压和温度。
锂电池由若干个单体电池组成,但传统的锂电池充放电设备只支持1路电压和1路温度的采集,无法满足同时对多个单体电池进行数据采集的需求;例如48V的锂电池有13串单体电池(电芯),需要13路电压和13路温度的采集,所以需要第三方设备来辅助锂电池充放电设备对锂电池进行电压和温度的采集,但市面上已有的第三方设备采集的路数普遍在24路左右,无法满足实际的采集需求,且由于采用CAN总线或者RS485通信,使得第三方设备缓存的电压数据及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长,无法做到10ms,导致无法实时计算电池容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锂电池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实现提升锂电池数据采集的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实现提升锂电池数据采集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数据采集系统,包括:
一上位机;
一通讯板,包括一以太网通信模块、一第一MCU以及八个第一RS485通信模块;所述第一MCU的一端与以太网通信模块连接,另一端与各第一RS485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连接;
八个数据采集板,分别包括一第二RS485通信模块,一第二MCU、一隔离芯片组以及一设有16个通道的数据采集芯片;各所述第二RS485通信模块的一端与一第一RS485通信模块连接,另一端与第二MCU连接;所述隔离芯片组的一端与第二MCU连接,另一端与数据采集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的型号为LAN8720A。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芯片组包括16个隔离芯片,各所述隔离芯片的一端与第二MCU连接,另一端与数据采集芯片的其中一个通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芯片为SPI总线隔离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芯片为电压采集芯片或者温度采集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采集芯片的型号为ADS8689。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采集芯片的型号为ADS1118。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通讯板设定8个UDP链接以及8个UDP端口,各所述UDP链接均分别绑定一第一RS485通信模块以及一UDP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6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