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快速凝固技术生产带材的设备和方法以及金属带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2175.7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5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海尔·托马斯·哈特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真空融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C22C45/02;C22C45/04;C22C45/00;C22C38/08;C22C38/10;C22C38/16;C22C38/12;C22C38/02;C22C38/32;C22C38/34;C22C38/30;C22C38/26;C22C38/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杨永良;刘灿强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快速 凝固 技术 生产 设备 方法 以及 金属 | ||
1.一种利用快速凝固技术生产带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熔体浇注到旋转的铸轮的移动的外表面上,其中,熔体在第一位置处碰撞外表面,在外表面上凝固并且成形为带材,其中,带材至少80体积百分比地由非晶材料构成,
在第二位置处以第一表面加工方式对外表面进行加工,其中,以第一表面加工方式改变铸轮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在第三位置处以第二表面加工方式对外表面进行加工,第二表面加工方式区别于第一表面加工方式,
其中,铸轮在旋转方向上移动,并且第一位置在旋转方向上看布置在第二位置后并且第二位置在旋转方向上看布置在第三位置后,其中,第三位置在旋转方向上看布置在带材与铸轮的分离点后,
其中,在将熔体浇注到转动的铸轮的外表面期间,以第一表面加工方式和第二表面加工方式对铸轮的外表面进行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第一表面加工方式对铸轮的外表面进行再成型或去除性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第二表面加工方式清洁铸轮的外表面。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表面加工方式包括将射流向移动的外表面引导并且以射流加工铸轮的外表面,其中,射流具有固体的颗粒并且射流的速度和/或射流的质量流量被调整,以便调整表面粗糙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颗粒是金属的、陶瓷的、无机的或有机的,具有10μm至10mm、优选10μm至1000μm的颗粒尺寸并且在新状态下是丸状的、细长的或有棱角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载体气体使颗粒向外表面加速。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颗粒在碰撞外表面后被抽吸走。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具有一个或多个射流喷嘴,通过射流喷嘴将一股或多股射流引导到铸轮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射流喷嘴和铸轮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是可调整的,由此使射流碰撞铸轮的外表面的强度是可调整的。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载体气体的压力是可调整的。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表面加工方式包括
在铸轮转动过程中将一个或多个刷按压到铸轮的外表面上,和/或在铸轮转动过程中将压缩空气射流向铸轮的外表面引导,
其中,以第二表面加工方式加工铸轮的外表面并且清除铸造工序的残留物以及清除工序的残留物。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在第四位置处以至少一个第三表面加工方式对外表面进行加工,第四位置在旋转方向上看布置在第二位置后并且在第一位置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三表面加工方式包括
在铸轮转动期间将一个或多个刷按压到铸轮的外表面上,并且/或者
在铸轮转动期间对铸轮的外表面进行研磨,并且/或者
在铸轮转动期间对铸轮的外表面进行抛光。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在第五位置处以再成型性表面加工方式对外表面进行加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五位置在旋转方向上看在第一位置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真空融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真空融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21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