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VID-19假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8314.9 | 申请日: | 202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路娜;李德彬;葛泰根;崔利兰;张雅婷;张杭;丁昆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N15/50;C12N15/85;C12N15/65;C12Q1/6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vid 19 病毒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OVID‑19假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所述COVID‑19假病毒由外壳蛋白质粒与辅助质粒经病毒包装而成,所述外壳蛋白质粒包括表达SARS‑CoV‑2 S蛋白的质粒、表达SARS‑CoV‑2 M蛋白的质粒和表达SARS‑CoV‑2 E蛋白的质粒。本发明的COVID‑19假病毒采用三质粒系统包装,以S/M/E蛋白替代表达VSV‑G蛋白,比仅含有S蛋白的假病毒感染能力更强、灵敏度更高。而且,COVID‑19假病毒携带两种荧光报告基团,不同的荧光报告基团可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使得COVID‑19假病毒应用时更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OVID-19假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COVID-19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疾病,SARS-CoV-2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SARS-CoV-2是一种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RNA长度达到近30kb,N蛋白(Nucleocapsid)外壳的包膜中含有S(Spike protein,刺突蛋白)、M(Membrane protein,膜蛋白)和E(Envelope protein,包膜蛋白)三种蛋白。目前发现的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病毒的S蛋白的RBD(Receptor Binding Domain,受体结合区)与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导致细胞膜与病毒包膜融合,最终病毒感染宿主细胞。
药物治疗和疫苗预防两种途径降低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目前已经有超过5款疫苗三期临床结束,已经上市或将要上市,还有更多的疫苗处在临床阶段,中和抗体的新药研究也已经进入临床阶段。而如何评价药物和疫苗的作用,成为接下来研究的重点。
疫苗的评价除了临床实验外,如何更好的跟踪接种后中和抗体的产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疫苗接种后的体外评价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对抗真病毒的感染,第二种是拮抗ACE2与S蛋白(特别是RBD)的结合,第三种是对抗假病毒的感染。第一种方式是最接近真实的,但是对于实验环境有较高的要求,无法作为普及性检测方法;第二种只是评价了RBD与ACE2的结合抑制,对于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拮抗无法检测到;而第三种用假病毒的方式克服了前两种的弊端,因为不是真病毒,不具备感染能力,普通实验室即可操作,模拟了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比阻断蛋白之间的结合更真实。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做的假病毒外壳蛋白主要选择S蛋白,S蛋白和ACE2结合是感染的必要条件,但是现有技术中忽略了M蛋白和E蛋白的辅助作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OVID-19假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COVID-19假病毒,所述COVID-19假病毒由外壳蛋白质粒与辅助质粒经病毒包装而成,所述外壳蛋白质粒包括表达SARS-CoV-2 S蛋白的质粒、表达SARS-CoV-2 M蛋白的质粒和表达SARS-CoV-2 E蛋白的质粒。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COVID-19假病毒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外壳蛋白质粒与辅助质粒混合,转染宿主细胞,转染后收集的细胞上清中即含有假病毒,其中所述外壳蛋白质粒包括表达SARS-CoV-2 S蛋白的质粒、表达SARS-CoV-2 M蛋白的质粒和表达SARS-CoV-2 E蛋白的质粒。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COVID-19假病毒在筛选或评价COVID-19预防、治疗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用于筛选或评价COVID-19预防、治疗药物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有效物质包括所述的COVID-19假病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体外检测COVID-19预防、治疗药物疗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COVID-19假病毒与COVID-19的靶标样本、预防或治疗药物共同孵育,孵育结束后检测发光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83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区块链的联程值机数据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火箭整流罩的回收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