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交回转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8032.0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5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米良;韩林;唐强;刘兴宝;夏仰球;滕强;周怡帆;杜坤;陈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孙海博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回 转轴 装置 | ||
1.一种正交回转轴装置,包括水平轴系(1)和垂直轴系(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轴系(2)包括竖轴轴承座(23),竖轴轴承座(23)上设有竖轴主轴,竖轴主轴在竖轴轴承座(23)上旋转布置,水平轴系(1)包括横轴轴承座,竖轴主轴与横轴轴承座连接,横轴轴承座上设有横轴主轴,横轴主轴在横轴轴承座上旋转布置,横轴主轴与负载安装板连接,横轴主轴和竖轴主轴的旋转轴线正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回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轴轴承座(23)与竖轴主轴之间、横轴轴承座与横轴主轴之间中的至少一组通过流体静压轴承(8)进行支承并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交回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压轴承(8)包括固定在轴承座上的轴承定子(84),轴承定子(84)内设有轴承转子(82),轴承转子(8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止推板(81)、下止推板(85),上止推板(81)、轴承转子(82)和下止推板(85)之间形成工字型结构,上止推板(81)、轴承转子(82)和下止推板(85)均与轴承定子(84)之间形成间隙(8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回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轴轴承座与竖轴主轴之间设有竖轴角度测量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交回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轴角度测量组件位于竖轴轴承座靠近水平轴系(1)和垂直轴系(2)轴线交点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正交回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轴轴承座与横轴主轴之间设有横轴角度测量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回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轴轴承座为L型横轴轴承座(9),L型横轴轴承座(9)的水平端与竖轴主轴连接,横轴主轴设在L型横轴轴承座(9)的竖直端,负载安装板为L型负载安装板(15),横轴主轴与L型负载安装板(15)的竖直端连接,L型负载安装板(15)的水平端为连接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交回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横轴轴承座(9)的水平端中部与竖轴主轴连接,L型横轴轴承座(9)水平端的端部设有配重(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回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轴轴承座为U型横轴轴承座(25),U型横轴轴承座(25)的水平端与竖轴主轴连接,U型横轴轴承座(25)的两竖直端均设有横轴主轴,负载安装板为U型负载安装板(27),两侧的横轴主轴分别与U型负载安装板(27)的两竖直端连接,U型负载安装板(27)的水平端为连接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正交回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横轴轴承座(25)的水平端中部与竖轴主轴连接,一侧的横轴主轴与横轴旋转驱动组件连接,另一侧的横轴主轴与U型横轴轴承座(25)之间设有横轴角度测量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80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力传感器
- 下一篇:烧结混合机复合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