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台重力下降控制系统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71740.1 | 申请日: | 2021-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2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豪;刘治军;周云生;刘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22 | 分类号: | F15B11/22;F15B13/06;B66F1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台 重力 下降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台重力下降控制系统,包括齿轮泵,齿轮泵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连通,齿轮泵的出油口与第一比例阀的进油口连接,第一比例阀的出油口与第三电磁换向阀的进油P口连接,第三电磁换向阀的出油A口与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单向阀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的第一油口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的第二油口分别与第一变幅油缸和第二变幅油缸的无杆腔连接,第二比例阀的进油口与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第二比例阀的出油口与第三电磁换向阀的进油B口连接,第三电磁换向阀的出油T口与液压油箱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平台重力下降控制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平台重力下降控制系统和方法,重力下降过程不受负载的影响,下降过程更平稳更舒适且降低臂架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台重力下降控制系统和方法,属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机械的需求量和保有量也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工程机械所面临的作业环境更为苛刻、工况条件更为复杂,因此对工程机械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众多的工程机械中,载人高空作业产品中平台下降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与行走系统等相比,平台下降系统决定整个平台的下降操作性、舒适性、稳定性,直接决定操作者在平台上使用舒适性感受和即时性,还希望在安全性和能量消耗上有很好的优化。
现有越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平台下降系统主要是通过发动机带动齿轮泵,为下降平衡阀提供动力,使得平衡阀开启,实现平台下降的功能,但是此种平台下降系统在操作者操作下降时,微动性和舒适性还存在一定的难点,并且此种平台下降系统还存在一个安全隐患。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产品为了方便维修,在臂架上增加了一个检修支架,越野剪叉车同样是有的,在使用检修支架支撑臂架之后,如果出现误操作,还继续执行下降动作时,此时发动机带动齿轮泵持续为变幅油缸提供下降的动力,就会使臂架出现损坏或者变形。
通过使用重力下降阀的平台下降系统,在实现平台下降时,通过给电磁阀电压,就可以打开电磁阀,此时靠重力就可以实现下落,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来实现平台下落动作,可以节省一部分能量。在安全隐患方面,在检修支架撑起来之后,油缸大腔泄压之后,油缸再不会有下降的动力,不会对臂架造成额外的损坏。此平台下降系统在平台下降的舒适性和微动性,较现有系统有质的提升,可控性更好。
由于现有越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平台下降系统主要是通过发动机带动齿轮泵,为下降平衡阀提供动力,使得平衡阀开启,实现平台下降的功能,此种下降系统在越野剪叉车系统中较成熟,使用较多,因此在工程机械行走系统中有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平台下降系统的简化原理图如图1所示。此平台下降系统主要工作原理为:在执行举升动作时,比例阀4和电磁换向阀5同时得电,电磁换向阀5换向到左侧,发动机带动齿轮泵2转动,齿轮泵从液压油箱1中吸油,为举升动作提供液压油,液压油通过比例阀4到达电磁换向阀5的P口,再到达电磁换向阀5的A口,再通过液压管路到达平衡阀6和平衡阀7的V2口,再通过平衡阀6、7的①号单向阀,直接到达变幅油缸8、9的油缸大腔,使变幅油缸的缸杆伸出,执行平台举升的动作。
在执行下落动作时,比例阀4和电磁换向阀5同时得电,电磁换向阀5换向到右侧,发动机带动齿轮泵2转动,齿轮泵从液压油箱1中吸油,为下落动作提供液压油,液压油通过比例阀4到达电磁换向阀5的P口,再到达电磁换向阀5的B口,再通过液压管路到达平衡阀6和平衡阀7的V1口,直接到达变幅油缸8、9的油缸小腔,此时需要打开平衡阀中的③号阀芯,高压油到达平衡阀时,同时通过②号阻尼到达③号阀芯的先导口,这样可以打开③号阀芯,此时变幅油缸8、9大腔中的液压油就可以通过③号阀芯到达电磁换向阀5的A口,再到达电磁换向阀5的T口,然后可以直接回油箱,使变幅油缸的缸杆缩回,执行平台下落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1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