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0679.0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7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王方龙;王孝明;李彬;于建;钱坤;周鑫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6 | 分类号: | B60L53/66;B60L53/65;H02J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陈红桥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即插即充 充电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和系统,其中,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充电车辆的车辆信息以及进场标识信息;根据所述车辆信息判断所述待充电车辆是否存在充电权限;识别并确认所述待充电车辆存在充电权限,根据所述待充电车辆的进场标识信息控制相应的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根据本发明的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无需认证即可实现即插即充的功能,操作简单,充电速度快,从而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同时能够有效地避免车辆数据的泄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和一种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为了提高车辆充电的服务体验,市场上纷纷研发了即插即充的功能。
相关技术中,一般是通过验证车辆VIN码来实现车辆即插即充。然而,市面上大部分车企不支持提供VIN码,需要车企同意开放并制定开发;同时用户需要点击充电桩屏幕启动即插即充认证,认证时间一般为5~40s内,无法做到插入枪头即开始充电。另外,VIN码输入个人隐私信息,但受限于当前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国际GB要求,车和充电桩VIN码交互只能通过CAN总线通信,数据安全性存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无需认证即可实现即插即充的功能,操作简单,充电速度快,从而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同时能够有效地避免车辆数据的泄露。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充电车辆的车辆信息以及进场标识信息;获取待充电车辆的车辆信息以及进场标识信息;识别并确认所述待充电车辆存在充电权限,根据所述待充电车辆的进场标识信息控制相应的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
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品牌、车型以及车牌号。
所述根据所述车辆信息判断所述待充电车辆是否存在充电权限包括:获取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信息;判断所述用户信息与所述车辆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则判断所述待充电车辆存在充电权限。
一种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系统,包括: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充电车辆的车辆信息以及进场标识信息;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信息判断所述待充电车辆是否存在充电权限;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识别并确认所述待充电车辆存在充电权限时,根据所述待充电车辆的进场标识信息控制相应的充电桩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无需认证即可实现即插即充的功能,操作简单,充电速度快,从而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同时能够有效地避免车辆数据的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的逻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06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