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58303.6 | 申请日: | 2021-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8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臧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66;H01M4/139;H01M10/42;H01M10/0525;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李宇绘 |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极片包括导电基膜、设于导电基膜两相对面的金属层、设于两金属层远离导电基膜一面的第一活性材料层、设于两第一活性材料层远离金属层一面的补锂层和设于两补锂层远离第一活性材料层一面的第二活性材料层。本发明的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导电基膜;在导电基膜的两相对面上镀金属层;在两金属层远离导电基膜的表面涂覆第一活性浆料;在两第一活性材料层远离金属层的表面镀补锂层;在两补锂层远离第一活性材料层的表面涂覆第二活性浆料,制得极片。本发明的极片降低了电池内阻,减少了电池发热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化石能源就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则随着电子设备的兴起,人们越来越注重清洁能源的使用,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锂离子电池,然而,虽然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发热甚至燃烧爆炸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其具有降低了电池内阻,减少电池发热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极片具有降低了电池内阻,减少电池发热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极片,其包括导电基膜、设于导电基膜两相对面的金属层、设于两金属层远离导电基膜一面的第一活性材料层、设于两第一活性材料层远离金属层一面的补锂层和设于两补锂层远离第一活性材料层一面的第二活性材料层。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极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导电基膜;
取高分子基材、电子导体、二异氰酸酯以及导电炭黑混合,采用薄膜制造设备将上述材料的混合物制成导电基膜,此处的制造薄膜的设备可以为流延膜机和压延机,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可以制造薄膜的装置;
步骤二、采用真空镀膜技术在导电基膜的两相对面上镀金属层;具体的,所述真空镀膜技术采用的设备为磁控溅射设备或者真空蒸镀设备。
步骤三、在两金属层远离导电基膜的表面涂覆第一活性浆料,并在60-80℃的条件下烘干10-15min,形成第一活性材料层;
步骤四、在两第一活性材料层远离金属层的表面采用真空镀膜技术镀补锂层;具体的,所述真空镀膜技术采用的设备为磁控溅射设备或者真空蒸镀设备。
步骤五、在两补锂层远离第一活性材料层的表面涂覆第二活性浆料,形成第二活性材料层,制得极片。
其中,所述导电基膜的厚度为1-2微米。
其中,组成所述导电基膜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高分子基材40-50份、电子导体20-30份、二异氰酸酯5-10份、导电炭黑10-20份。
其中,所述高分子基材为PP颗粒、PET颗粒或者PE颗。所述电子导体为铜颗粒或铝颗粒。所述电子导体的颗粒粒径为4-15nm。
其中,所述金属层为铜层或铝层。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1-2微米。
其中,所述补锂层为金属锂层。所述补锂层的厚度为100-300nm。
其中,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导电性高于第二活性材料层的导电性。
其中,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1-2微米;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10-7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83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