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玉米须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7040.7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3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郑全成;郑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华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晨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9 | 代理人: | 刘坤 |
地址: | 15001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方 玉米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玉米须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饮品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玉米须茶口感不佳、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方玉米须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须15~25份、爆化玉米粒70~80份和决明子3~8份,其中玉米须置于121℃、4kg/cm2压力条件下处理20~30min,剔除了玉米须中不利于人体吸收的植酸,改善了玉米须茶的口味。本发明采用玉米须、爆化玉米粒和决明子合理配伍,提高了玉米须茶降压降脂降糖的功效,同时增强了明目、缓解视觉疲劳的功效。本发明采用高温高压处理玉米须,同时也杀灭了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玉米须茶的品质,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方玉米须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须,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于玉米成熟时采收。玉米须性平,味甘较淡,归肾肝胆经,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
由于人们对玉米须保健功能的青睐,玉米须茶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玉米须茶的制作多采用玉米须清洗烘干后锤式粉碎机粉碎,再配伍其他组分制成袋泡茶。这种袋泡茶没有很好地处理玉米须中的植酸,泡制的玉米须茶有酸败气味口感不佳,影响玉米须功效发挥,添加的其他成分不能与玉米须协同增效,只是滥竽充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玉米须茶口感不佳、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方玉米须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方玉米须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须15~25份、爆化玉米粒70~80份和决明子3~8份。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须25份、爆化玉米粒70份和决明子5份。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须15份、爆化玉米粒77份和决明子8份。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须17份、爆化玉米粒80份和决明子3份。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须20份、爆化玉米粒75份和决明子5份。
进一步的,所述玉米须的加工方法为121℃、4kg/cm2压力条件下处理20~30min。
进一步的,所述爆化玉米粒的加工方法为将玉米粒置于270~350℃、10~18kg/cm2压力条件下处理40~50min,然后在1~2s内减压至常压完成爆化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玉米须茶为袋泡茶或即饮茶,其中袋泡茶袋中玉米须的长度为1~2mm。
本发明所述复方玉米须茶的制备方法,将玉米须置于121℃、4kg/cm2压力条件下处理20~30min;玉米粒采用270~350℃、10~18kg/cm2压力条件下处理40~50min后在1~2s内减压至常压完成爆化加工;按配方比例称取玉米须、玉米粒和决明子装袋或加矿泉水配制成即饮茶。
进一步的,所述决明子在60~80℃条件下烘焙30~4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玉米须、爆化玉米粒和决明子合理配伍,提高了玉米须茶降压降脂降糖的功效,同时增强了明目的功效,既能满足“四高”人群保健需求,又能够显著缓解手机族和电脑族的视疲劳,尤其适合每天接触手机、电脑的办公室人员长期饮用。
本发明采用高温高压处理玉米须,剔除了玉米须中不利于人体吸收的植酸,改善了玉米须茶的口味,同时也杀灭了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玉米须茶的品质,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华,未经周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70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成氮化物半导体器件的工艺
- 下一篇:相机标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