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3D模型和数据展示在移动终端的滑动交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1978.8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7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俭;袁壮;陈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仙库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15 | 分类号: | G06F3/04815;G06F3/0485;G06F3/0488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冯建华;徐方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模型 数据 展示 移动 终端 滑动 交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3D模型和数据展示在移动终端的滑动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X1:X2的比例将移动终端的屏幕分割成上方板块A1、下方板块A2,且A1、A2分别用于显示3D模型界面、数据展示界面;用户在屏幕上滑动,移动终端实时检测滑动距离y的值,并根据y的值,计算A1的高度值H1、A2的高度值H2,并将A1、A2的高度调整为H1、H2;当用户的手指离开屏幕,检测手指最终在屏幕上的滑动距离ya的值,并判断ya的绝对值Ya与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根据判断结果做出相应调整。本发明可将A1、A2的高度调整至用户需要的高度,达到动画变化效果,操作过程简单快速,有效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3D模型和数据展示在移动终端的滑动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和3D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对移动终端操作系统有着更高的用户体验追求,最直接的体现莫过于纷繁复杂的软件应用上,其中一点正包括应用的炫酷交互特效,一个好用、人性化、互动的软件更能引起用户使用的好奇心,提高用户的体验感。然而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3D模型界面和数据展示界面一般只能进行上、下平滑,页面变化比较生硬,无法根据手指的滑动变化进行大小的改变,无动态效果,体验不流畅,降低用户的体验感,且操作过程繁冗复杂,不便于用户的操作。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3D模型和数据展示在移动终端的滑动交互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手指滑动变化,改变3D模型界面和数据展示界面的大小,无动态效果,且操作复杂,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实现3D模型和数据展示在移动终端的滑动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X1:X2的比例将移动终端的屏幕分割成上方板块A1、下方板块A2;所述上方板块A1、下方板块A2分别用于显示3D模型界面、数据展示界面。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3D模型界面显示3D人体模型的外形轮廓;数据展示界面用于显示3D模型界面中显示的3D人体模型所对应的各项参数,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以及根据各项参数所计算出的体态报告,体态报告主要对体型进行评分并说明各个部位存在的问题,例如肩型为轻微高低肩等。
S2:用户的手指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滑动,移动终端实时检测手指在屏幕上的滑动距离y的值,并根据所述滑动距离y的值,计算上方板块A1的高度值H1、下方板块A2的高度值H2,并将上方板块A1、下方板块A2的高度实时调整为H1、H2。
在步骤S2中用户的手指一直处于触碰屏幕的状态。用户的手指一直在屏幕上进行触碰操作,未离开屏幕。
所述H1=h*[ X1/(X1+X2)]+y;
所述H2= h*[X2/(X1+X2)]-y;
其中,所述h为移动终端屏幕高度;向上滑动时y的值为负数,向下滑动时y的值为正数,滑动距离y的绝对值记为Y。
在上方板块A1、下方板块A2的高度变化过程中,下方板块A2显示界面的区域内数据的显示位置根据下方板块A2的高度变化,即顶端的位置变化进行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仙库智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仙库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19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