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7768.1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闪闪;李霞;魏建军;李伟;李霞;李建;高峰;王进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闪闪 |
主分类号: | E04C5/08 | 分类号: | E04C5/08;E04C5/12;E01D19/00;E01D101/32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李芬 |
地址: |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实现 预应力 撑杆 截面 转换 套筒 连接 形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包括套管,套管前壁呈上下对称结构贯穿设有两个转轴,转轴外壁中部套设有齿轮,转轴前端外壁固设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之间绕设有预应力索,位于上侧的转轴外壁相对位于上侧的齿轮后侧的位置套设有棘轮,棘轮上方设有棘爪,棘爪通过铰接轴与套管前壁上端铰接,棘爪上方设有顶板,顶板底面与棘爪顶面之间固设有压缩弹簧A,套管内部设有夹持组件。本发明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多个撑杆的连接,且有助于提高撑杆连接处的连接强度的同时,还能极大的增强撑杆所具有的预应力以加强其承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物或桥梁顶面的承载力,通常会使用到预应力索张拉产生的预应力来达到此效果,例如CN202658723U、CN103184724A,但预应力索最常见的使用方式为搭配混凝土使用,可在一些撑杆搭建的钢架结构中,为了降低结构顶面的重量便无法对其顶使用混凝土浇筑,可单纯的撑杆钢柱的承载力有限,为了提高其承载力还是需要经由提高撑杆的预应力来促成,但预应力索因其需要张拉,故难以与撑杆进行连接,而单纯的使用预应力索作为顶面又无法起到支撑效果,另外,撑杆因用处的不同所制成的截面形状也各不相同,多为矩形或圆形结构,而截面形状不同的撑杆通常会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如此一来更加加大了预应力索的设置难度,极易造成预应力索张拉致使撑杆焊接处发生裂损的情况,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可以实现预应力撑杆钢柱撑杆截面转换的套筒式连接形式,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上下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顶帽,所述顶帽内侧壁中部开设有圆槽,位于上侧的所述顶帽外侧端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壁上端对称固设有两个卡块,所述连接杆中部开设有贯穿槽,位于下侧的所述顶帽外侧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壁相对于卡块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顶帽前壁中部固设有连接板,所述套管前壁呈上下对称结构贯穿设有两个转轴,所述转轴外壁中部套设有齿轮,所述转轴前端外壁固设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绕设有预应力索,位于上侧的所述转轴前壁中部开设有十字槽,位于上侧的所述转轴外壁相对位于上侧的所述齿轮后侧的位置套设有棘轮,所述棘轮上方设有棘爪,所述棘爪通过铰接轴与套管前壁上端铰接,所述棘爪上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面与棘爪顶面之间固设有压缩弹簧A,所述转轴后端贯穿套管外壁延伸至内部并同轴固定连接有伞齿轮,所述套管内部设有夹持组件。
优选地,位于下侧的所述顶帽高度大小大于位于上侧的所述顶帽高度大小,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槽插接配合,所述卡块环形外壁与卡槽环形内壁均为圆弧。
优选地,两个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预应力索外侧端与连接板内壁中部连接固定,所述棘轮与棘爪啮合接触,所述顶板后壁与套管前壁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呈对称结构设置有的两个转环,所述转环与套管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环为内侧端小外侧端大的圆台结构,所述转环与套管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转环圆周外壁相对于伞齿轮的位置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齿槽,所述伞齿轮与齿槽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环外壁开设有螺旋纹,所述转环外侧方呈环形等间距设有多个夹爪,所述夹爪为T型结构,所述夹爪底面相对于螺旋纹的位置开设有纹槽,所述螺旋纹与纹槽啮合连接,所述夹爪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
优选地,两个相邻所述夹爪之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为弧形结构,所述限位板内壁弧度大小与转环内壁弧度大小相等,所述限位板外壁与套管内壁连接固定,所述限位板端部与限位槽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闪闪,未经刘闪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7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具盒
- 下一篇:PFC电路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