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人证比对体温测量安康码校验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2704.2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7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常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未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G07C9/20;G07C9/27;G01J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李佼佼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人证 体温 测量 安康 校验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实现人证比对体温测量安康码校验系统,包括RFID射频卡、人证合一一体机、安康码、后台数据服务器和门禁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RFID射频卡包括射频结构、存储控制和EEPROM;
所述人证合一一体机包括RFID读写器、高清摄像头、红外测温仪和二维码扫描仪;所述RFID读写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编码器、调制器、发射器、接收器、解调器和解码器;所述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设置有天线;所述RFID读写器通过天线与RFID射频卡的射频接口连接,用于向RFID射频卡内读写数据;所述高清摄像头分别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和车牌识别模块与后台数据服务器连接;所述红外测温仪通过体温识别模块与后台数据服务器连接;所述二维码扫描仪,用于扫描智能手机上的二维码;
所述安康码应用于智能手机的手机APP中;所述安康码用于显示用户当前的出行状态;
所述后台数据服务器包括报警模块、对比模块、存储模块和通控制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对体温高于正常值的人体发送警报;所述对比模块,用于对识别的人脸、车牌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为该社区的住户;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社区住户的用户信息、人脸信息和车辆信息进行存储;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门禁单元的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人证比对体温测量安康码校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射频卡采用一户多卡方式进行方法;所述RFID射频卡用于存储已登记用户信息,用户通过人证合一一体机的RFID读写器向后台数据服务器发送开门请求;所述后台数据服务器将RFID射频卡中包含的用户身份信息与存储单元中的已登记用户信息比对,确认为已登记用户后,确认为已登记的用户后,向人证合一一体机的二维码扫描仪发送扫描安康码的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人证比对体温测量安康码校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不是任何一个社区已登记用户,则人证合一一体机提示为非登记用户;若所述用户是一个或多个社区的已登记用户,则人证合一一体机确定用户要开门的社区并向人证合一一体机发送该社区的RFID射频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人证比对体温测量安康码校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扫描仪读取RFID射频卡,并对其获取开门验证信息,如果不能解密,则不符合开门条件;所述后台数据服务器向人证合一一体机发送开门出错提示;如果能解密,所述二维码扫描仪扫描用户安康码通过且用户体温测量正常,则符合开门条件,则后台数据服务器向门禁单元发出开门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人证比对体温测量安康码校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康码采用一人一码,一码三色的方式进行展示;其中,三色包括绿色码、黄色码和红色码;所述绿色码表示允许通行;所述黄色码和红色码均表示不予通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人证比对体温测量安康码校验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开门验证信息包括至少5组参数:RIFD射频卡参数、人脸参数、车牌参数、体温参数和安康码参数;其中,安康码参数和体温参数为必要参数;所述安康码参数和体温参数中任意一项不合格,则不符合开门条件。
7.一种实现人证比对体温测量安康码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工作人员向后台数据服务器录入每位社区住户的基本信息,并下发RFID射频卡;
步骤S2:在门禁单元前方布置人证合一一体机和二维码;
步骤S3:用户在进入社区时,刷取RFID射频卡后台服务器判断是否社区住户;
步骤S4:高清摄像头采集住户人脸图像,判断是否社区住户;
步骤S5:红外测温仪判断住户体温是否存在异常;
步骤S6: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当前安康码,并在二维码扫描仪下展示安康码;
步骤S7:后台数据服务器认证通过,则开启门禁单元运行住户进入社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未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未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27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