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焦硬性隐形眼镜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33394.8 | 申请日: | 2021-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9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婷伊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C7/04 | 分类号: | G02C7/04;G02C7/08;G02F1/29;A61H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31325 | 代理人: | 王函 |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焦 硬性 隐形眼镜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焦硬性隐形眼镜及其制作方法,可变焦角膜塑形装置包含硬性隐形眼镜和密封到硬性隐形眼镜凸形侧的透镜封壳,硬性隐形眼镜凹形表面构造为可移除地安装在角膜上;硬性隐形眼镜与透明封壳之间安装有变焦元件,变焦元件跨径透镜封壳的中心区域设置,硬性隐形眼镜与透明封壳有部分实体接触,能够提高大脑识别图像信息的能力为基础,利用液晶变焦技术,使物体有规律的成像在佩戴者视网膜前、视网膜上、视网膜后,进而训练者训练中能在不同焦深范围内得到有效视物训练,提高了大脑整合视神经的反应速度,容错能力变大,实际裸眼视物时,在可以清楚视物的焦深一定范围内,都能有效清晰视物,以提高大脑的模糊适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焦硬性隐形眼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社会学习及工作压力等较大,患有近视、老花、弱视等视力问题的人群越来越多。目前技术中,对于视力的恢复一般采用配戴眼镜、手术,视觉功能,理疗等方法。佩戴眼镜由于只能在佩戴眼睛条件下实现视力恢复,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缺点,人们不佩戴眼镜时,视力又会受到影响,因此应用存在局限性。视觉功能和理疗(比如按摩)针对眼内外肌的放松训练,对假性近视有效果,对真性近视效果不佳,因此应用也存在局限。
现有技术中,还出现了一种物理治疗恢复视力的训练眼镜设备,其训练机理基于模糊适应理论(后文有注解),主要结构包括眼镜本体、电机减速机构驱动纵向运动的活动镜片,两个活动镜片分别位于眼镜本体的两个固定镜片后侧端。工作时,电机减速机构在控制电路板的作用下,循环快速驱动两个活动镜片在固定镜片后侧前后运动改变焦距,活动镜片和固定镜片的最佳焦距,也就是训练者佩戴训练眼镜设备后最佳视力,在训练前已经确定(活动镜片的止点已经确定),这样训练者配套训练眼镜设备后,就能反复在最佳视力及最模糊视力(雾视状态下)两个档位下视物训练,提高大脑皮层视神经整合图像的能力,进而提升视力(实际训练中,训练眼镜设备的活动镜片到前止点或后止点两个位置后会停留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内对训练者在雾视或清晰状态下视物进行训练)。由于训练时,现有的训练眼镜设备控制电路板(实际就是循环固定输出正负两极、负正两极电源的电源输出电路)其控制电机运动的速度及到达前后止点的位置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处于定值,训练者的视力固定在雾视状态及最佳视力两个模式下训练,这种训练往往会造成训练者大脑固定思维的模式建立(训练的基准少),后续不佩戴眼镜训练设备裸眼视物时,大脑整合视神经的反应变慢,容错能力变低,导致裸眼视力无法有效得到恢复,举例来说, 照相机在固定焦距下可以拍摄清晰的外界物空间范围。而照相机焦深则是和照相机景深相对应的像空间,也就是可以被清晰识别的像空间的距离。就人眼系统来说,焦深可以定义为视觉系统没有察觉模糊(所能容忍的)最大视网膜离焦的屈光度范围,虽然理论上只有当物体和视网膜精确共轭时才能产生清晰像,但是只要处于焦深范围内,离焦的视网膜像都能被大脑解析为同样的清晰像,因此,焦深本质上是神经和视觉系统的误差容许范围。由于现有的训练眼镜设备只能在雾视状态及最佳视力两个模式下得到训练(在最佳视物和模糊视物之间的焦深一定范围内未得到有效训练),大脑整合视神经的反应速度变慢,容错能力变低,实际裸眼视物时,在本该可以清楚视物的焦深一定范围内,无法有效清晰视物,因此会对训练人员的视力恢复带来影响。
目前现有的角膜塑形镜主要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眼轴增长从而防止近视的发展,但其提高不了视力,能够进行提高视力的Alvarez变焦眼镜,其原理是在Gabor函数的控制下实现一种变焦方案,以提高模糊适应能力,进而提高裸眼视力,但是Alvarez变焦眼镜的重量在100克左右,过于笨重,使用者戴起来会过于难受,不太便于使用,因此使用者的适应能力提高程度低,治疗率低,接受程度低,因此,根据现有的问题需要发明一种即能防止眼轴增长又能够提高裸眼视力的眼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婷伊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婷伊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3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同状态急性吸入毒性混合物的急性吸入毒性判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断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