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1491.3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0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石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协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3/02;C08L67/02;C08K13/02;C08K3/26;C08K5/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塑料。包括以下各组分及重量份数:改性淀粉20‑40份,聚乳酸2‑5份,聚丙交酯20‑5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5‑15份,增塑剂1‑10份,分散剂0.5‑1份,润滑剂0.5‑3份,碳酸钙20‑40份,山梨醇1‑6份。通过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的降解,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实用性强,并且产品制造成本相对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塑料,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与传统的金属制品相比,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成型容易、美观大方、易加工、成本低等优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得到应用,同时是不可缺少的。但随着塑料产量的迅速增长,废弃塑料不能及时处理,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普通塑料因其属石油化工附产品,使用完后要200-300年才能被分解,塑料垃圾侵占土地,阻塞江河,有碍卫生,影响景观,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及人体健康,塑料垃圾已经成为污染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治理白色污染已成为世界性课题,美国、日本、澳洲、德国等多个国家均纷纷出台政策禁止或限制使用不能降解的塑料。找一种能在短期内分解不造成污染同时又能代替普通塑料使用功能的产品是目前世界性课题。因此,现在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得到了应用。但现有的可降解塑料制品没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在某些范围内得不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物理力学性能较好,便于降解,不易污染环境的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降解塑料,包括以下各组分及重量份数:改性淀粉20-40份,聚乳酸2-5份,聚丙交酯20-5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5-15份,增塑剂1-10份,分散剂0.5-1份,润滑剂0.5-3份,碳酸钙20-40份,山梨醇1-6份。
一种可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改性淀粉、聚乳酸、聚丙交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增塑剂、分散剂、润滑剂、碳酸钙及山梨醇按重量份数加入到混合容器内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混合过程时间为25-45分钟,搅拌温度为35-50摄氏度;
第二步,将第一步搅拌混合后的混合物料加入到螺杆挤出机内,螺杆挤出机内设置五个温度区,第一区温度为80-100摄氏度,第二区温度为110-130摄氏度,第三区温度为140-170摄氏度,第四区温度及第五区温度为150-180摄氏度。
第三步,经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的熔条料引入水冷至切料机切制成粒度为2-3mm,长度为3-4mm的圆柱形颗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改性淀粉组成为:淀粉90-100份,脲素1-3份,吸水剂1-5份,聚已内酯1-3份,偶联剂1-3份,促进剂0.5-3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塑剂为甘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酸钡、聚乙烯蜡和聚乙二醇质量比2:1:1的混合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润滑剂为油脂酰胺或芥酸酰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步中的螺杆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转速为350-500转/分钟。
本发明的优点是: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的降解,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实用性强,并且产品制造成本相对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协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协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14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圈组件
- 下一篇:微LED显示面板、微LED显示装置及指纹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