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MS的EOL检测方法及EMS下线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20524.4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杜浩;鲁永山;陈创;苏波;胡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彭程程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ms eol 检测 方法 下线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EOL中EMS故障检测方法及EMS下线检测方法,涉及车辆检测领域,EMS的EOL检测方法,包括:读取EMS的零件号并与预先设置的基准零件号对比一致后,再读取EMS当前及历史故障码,若读取到指定故障码,则读取当前的快照数据发送给人工检修,所述快照数据包括故障产生的时间及当时车辆状态数据;若没有读取到故障码或者没有读取到指定故障码,通知EMS清除故障码,并在故障码清除后再读取EMS当前故障码,如果没有读取到,EOL检测合格;如果读取到,发送人工检修;所述指定故障码是第一位是P系列故障码,与发动机排放系统相关。本发明能够及时检测出故障码,避免故障流向市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OL中EMS故障检测方法及EMS下线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EOL检测是End of line的缩写,指的是车辆的末端检测,用于车辆生产完毕入库前的最后检测。专门针对整车进行故障诊断、功能验证等测试,作为汽车交付客户的最后一道检测工序。
整车在装配完毕并做完初始化,车辆经过一系列检测以及动态路试后,会对车辆EOL检测,其中包括对车辆的EMS(Engine Management System,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检测,通过EOL检测结果确认EMS硬件装配正确,车辆无故障码,确保发动机系统无故障流向市场。
目前的EOL对EMS的检测流程是:零件信息校对→清除故障码→读取故障码,其目的是确保装配正确性前提下,清除制造过程产生的故障码后,再读取EMS当前故障,如果有故障就对车辆实施人工检修排除故障,再次进行EOL检测直至确认合格。
按照这种EOL检测的实现方式,在清除制造过程中的故障码包含历史故障码和当前故障码,其中部分故障码(例如氧化传感器类故障),清除故障码后再读取故障码,故障码则不存在(因为在实际生产线中,一般会默认发动机是不存在故障的,因此会先去擦除在装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假”故障,然后再去读取故障码),系统会判断EMS的电检合格,但是车辆故障仍然存在,待下次车辆达到故障码诊断产生的工况时(例如氧化传感器需要路试跑5分钟才会完成诊断),故障码就会再产生,主机厂不能实时检测出,导致故障流向市场,造成车辆不良的驾驶体验或者比较严重的抛锚故障,影响车辆品牌声誉。发动机系统这种类型的故障码对现有的EOL检测方式造成极大挑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OL中EMS故障检测方法及EMS下线检测方法,以解决故障码不能实时检测出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一方面,采取一种EMS的EOL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读取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的零件号并与预先设置的基准零件号对比一致后,再读取EMS当前及历史故障码,
若读取到指定故障码,则读取当前的快照数据发送给人工检修,所述快照数据包括故障产生的时间及当时车辆状态数据;
若没有读取到故障码或者没有读取到指定故障码,通知EMS清除故障码,并在故障码清除后再读取EMS当前故障码,如果没有读取到,EOL检测合格;如果读取到,发送人工检修;
所述指定故障码是第一位是P系列故障码,与发动机排放系统相关。
优选的,所述EOL检测的前提条件为:待检测车辆为静止停放,发动机关闭,电源开启。
优选的,读取EMS的零件号前,向EMS发送握手信号,若EMS肯定响应,则向EMS发送读取零件号的读取指令,获取零件号;若EMS没有肯定响应,则发送人工检修。
优选的,读取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的零件号,若读取的零件号与预先设置的基准零件号对比不一致,则报错,发送人工检修。
优选的,若读取到指定故障码,通过一条或者多条指令读取当前的快照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05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