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1203.8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9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礼杰;舒培超;康洁;袁亮;张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88 | 分类号: | B21D53/88;B21D3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车身 外观 质量 冲压 同步 工程 方法 系统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对获得的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根据获得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设计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本发明可解决相关技术中去毛刺成本高、效率低,不符合汽车节能降本的行业发展趋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白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汽车白车身总成的零件比较多,一般有400个左右的零部件,大部分零件为模具冲压钢板件,冲压零件不可避免产生毛刺,毛刺影响白车身外观质量以及防腐蚀性能。针对当前汽车行业,对毛刺并无现实有效的控制措施。传统技术中,针对白车身总成去毛刺有如下可行方法:(1)人工去毛刺,即通过人工使用相关工具(打磨机、砂纸、油石等)去毛刺;(2)模具去毛刺,即增加一序压边模具,将切边毛刺压平,去除毛刺。但是,对于人工去毛刺方法,具有如下缺点:增加人力成本、效率低、批量生产可行性低;而对于模具去毛刺方法,具有如下缺点:增加模具费用、零件开发成本,不符合汽车节能降本的行业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解决相关技术中去毛刺成本高、效率低,不符合汽车节能降本的行业发展趋势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
对获得的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
根据获得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设计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总成数据;
根据所述白车身总成数据,获取每个白车身零件在所述白车身总成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和设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和设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分析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的位置状态信息;
当检测到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与其他零件处于搭接状态时,设置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朝向被搭接零件的方向;
当检测到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与其他零件未处于搭接状态时,设置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朝向背对操作人员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和设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步骤之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完成对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判断和设置后,对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进行保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获得的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设置的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在设计软件中对具有毛刺定义方向的所述白车身零件进行毛刺方向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1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座椅高度测量装置和座椅底座
- 下一篇:氧化铪宝石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