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式约束带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05566.0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0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星;章志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 代理公司: |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 代理人: | 解波 |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束带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气囊式约束带,包括固定套;以及多个压力传感器,其与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用于测量约束后的压力;多个气囊,其固定排列于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连接管,其与其中一个所述气囊固定连接,且延伸至所述固定套的外部;一对固定带,其与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且对称分布于所述连接管的两侧;一对捆绑带,其分别与所述固定带固定连接,用于捆绑固定;气压控制结构,其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用于控制气囊内的气压;多个连接件,其均匀分布于相邻两个所述气囊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气囊。本发明提供的气囊式约束带使用方法,能够自动对气压的大小进行调节,不会出现压力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从而避免患者挣脱或者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约束带技术领域,具体为气囊式约束带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约束带是用于约束四肢的产品,适用于各种需要约束的患者,有效起到约束作用,中国发明CN201921965206.2提出了一种充气约束带,具有充气气囊可防止在限制患者行动时出现勒伤,同时可拆装的棉套,在使用时可便捷更换,便于清洁,同时可防止患者挣脱约束带的约束,提高了该装置的约束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但是在使用时,既不便于进行不同尺寸的捆绑,还需要人为的调节气压,气压不能够自动调节,容易出现约束力不够或者气压太大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气囊式约束带,解决不便于不同尺寸捆绑的技术问题。
目的之二是提供气囊式约束带使用方法,解决不能够自动控制气压的问题,避免了气压太大或者太小的情况。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气囊式约束带,包括:
固定套;以及
多个压力传感器,其与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用于测量约束后的压力;
多个气囊,其固定排列于所述固定套的内部,且所述气囊内一一对应设置有气压传感器;
连接管,其与其中一个所述气囊固定连接,且延伸至所述固定套的外部;
一对固定带,其与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且对称分布于所述连接管的两侧;
一对捆绑带,其分别与所述固定带固定连接,用于捆绑固定;
气压控制结构,其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用于控制气囊内的气压;
多个连接件,其均匀分布于相邻两个所述气囊之间,用于连通所述气囊;
控制器,其与所述气压控制结构固定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压控制结构。
优选的,所述捆绑带包括:
绑带,其与所述固定带固定连接;
魔术贴贴毛层,其与所述绑带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魔术贴毛刺层,其与所述绑带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压控制结构包括:
进气管,其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
单向阀,其与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用于避免所述进气管内的气体回流;
第一电磁阀,其与所述单向阀固定连接,用于控制进气;
连接头,其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连接,用于外接气泵;
出气管,其与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
第二电磁阀,其与所述出气管固定连接,用于控制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55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