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4545.3 | 申请日: | 2021-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8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慧媛;隆李萍;齐世洲;王淼;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A61K31/56;A61P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飞扬灵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5 | 代理人: | 靳玲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萜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从雀儿舌头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体外对t‑BHP诱导HepG2细胞急性损伤的保护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其结构类型如式(Ⅰ)或(Ⅱ)所示,其中,R1、R2、R3和R4如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述。本发明所述的式(Ⅰ)或(Ⅱ)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或含有该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对t‑BHP诱导HepG2细胞急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从雀儿舌头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体外对t-BHP诱导 HepG2细胞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雀儿舌头(Leptopus chinensis(Bunge)Pojark.)为大戟科叶下珠亚科雀舌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黑钩叶、草桂花。除黑龙江、新疆、福建、海南和广东外,其在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主要生长于山地灌丛、林缘、路旁、岩崖或石缝中。《中国植物志》中记载,雀儿舌头叶可供制作杀虫农药,嫩枝叶有毒,羊类过多食用会致死;《新华本草纲要》中提到其根可入药,主要治疗腹痛;另外,《中华药海》称其具有调气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所致的“脱腹胀痛、食欲不振、寒疝腹痛、下痢腹痛”。雀儿舌头作为一种民间用药,可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胃炎以及水肿,甚至癌症等多种疾病。目前对雀儿舌头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现有文献报道其含有三萜类、甾类及有机酚酸类等化学成分。
由于氧化应激是发生肝损伤的主要诱因之一,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由基反应引发剂,可用于评价细胞和组织氧化应激机制的助氧化剂,其在细胞内易被细胞色素P450酶系转化为自由基,从而破坏生物大分子(蛋白质、DNA、脂质)造成损伤。人肝癌细胞HepG2既具有正常肝细胞的多种形态和生化特征,又具有癌细胞增殖速度快的特点,被广泛用于肝细胞的研究。本发明所涉及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在雀儿舌头植物的干燥全草中提取制备获得,通过体外建立t-BHP诱导HepG2细胞急性损伤模型,将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进行肝保护活性筛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化合物及其肝保护活性测试未见有专利或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雀儿舌头中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体外t-BHP诱导HepG2细胞急性损伤模型,本发明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肝保护活性。
本发明所述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其结构类型如式(Ⅰ)或(Ⅱ)所示:
其中,A/B、B/C、C/D环均为反式稠合,D/E环为顺式或反式稠合。
式(Ⅰ)中,
R1为对羟基肉桂酸、咖啡酸或阿魏酸的羧基与羟基酯化形成的酯;
R2为-CH2OH或-COOH;
R3和R4独立地为氢、羟基、C1-C4烷基或C1-C4烯基;
“~”为单键或双键。
式(Ⅱ)中,
R1为氢或羟基;
R2为α-OH,β-OH,或对羟基肉桂酸、咖啡酸或阿魏酸的羧基与羟基酯化形成的酯;
R3为氢,对羟基肉桂酸、咖啡酸或阿魏酸的羧基与羟基酯化形成的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45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