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冷氢燃料电池温湿度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9005.6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8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力;孙嘉;刘建国;陈利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氢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14 | 分类号: | H01M8/04014;H01M8/04089;H01M8/04701;H01M8/04828;H01M8/0499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冷氢 燃料电池 温湿度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冷氢燃料电池温湿度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包括空冷型氢燃料电池、回流热气湿度控制装置、氢气存储系统、三通阀1、三通阀2、冷热空气混合室、空气过滤器、空气入口风扇、温湿度传感器1、温湿度传感器2、温湿度传感器3和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过本方案的热气回流,在不显著增加寄生功耗和额外重量的前提下,提高了阴极开放式空冷型氢燃料电池的环境适应能力,空冷型燃料电池正常高效工作时所需的温度与湿度分开控制,更加具有变量针对性,对营造适宜于燃料电池反应的场景更有利,系统的监测与控制集成在电子控制单元上,具备自主控制能力,其控制形式流程简单,执行效率高,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温湿度控制装置及方法,具体是一种空冷氢燃料电池温湿度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国家燃料电池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国际上在航空领域应用的有水冷氢燃料电池和空冷氢燃料电池,国内广泛应用的为空冷型氢燃料电池,相比于水冷型氢燃料电池,其具有系统单位质量功率较高,寄生重量低及寄生功耗低的优点,但在环境适应能力上有所不及,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普遍存在低温冷启动困难及低温环境下堆芯温度维持困难的问题,由于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侧在反应中会由空气中的氧气及透过膜内迁移的氢质子生成水,质子交换膜作为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若要保持正常工作,同样需要保有一定的液态水,即为浸湿状态,低温(0℃以下)环境下,这些水极易结冰,堵塞气体流道,影响膜电极的特征尺寸,甚至导致膜破裂,发生反极现象,对氢燃料电池的正常安全使用极为不利。目前在提高空冷型氢燃料电池低温环境适应能力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1、采用加热入口空气的办法,2、利用空冷燃料电池产生的废热与入口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办法,3、提前在阴极侧通入适量氢气使其化学能完全转变为热能从而提高堆芯温度的办法,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空冷型燃料电池的低温使用问题,但存在着寄生功耗大,热交换效率较低及一定程度的危险性问题,无法长时间维持堆芯温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温湿度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尽可能小的重量代价和功耗代价大幅度提高空冷型燃料电池的低温环境适应能力,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在发出电功率的同时,基本上也会产生同等数量的热功率,充分地有效地利用这部分热量对于拓宽空冷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冷氢燃料电池温湿度控制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冷氢燃料电池温湿度控制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开启电子控制单元(ECU)的电源,它将采集各路传感器的信号以判断是否启动燃料电池;
2)、若氢气存储系统内气压低于设定的最小启动气压,则不执行开启电磁阀的指令;
3)、若高于设定的最小启动气压,结合采集的空气的温湿度和堆芯温度数据,判断此时燃料电池的工作环境;
4)、开启电磁阀,控制空气入口风扇起转,刚开始启动时,若燃料电池入口空气温度较低,湿度合适,则减小三通阀2的热气排出量,增大热气循环量,同时减小空气入口风扇及燃料电池风扇的转速,以此提高冷热空气混合室混合后输出给燃料电池入口端的空气温度,减小被气流带走的燃料电池电堆的热量,待堆芯温度升高至适宜于燃料电池正常工作(一般不低于50℃)后通过联合控制三通阀2的热气回流比例、空气入口风扇转速及燃料电池风扇转速来维持燃料电池的堆芯温度;
5)、若燃料电池入口空气温度较高,则不启动内循环,将燃料电池产生的湿热空气通过湿热空气泄放阀排出;
6)、若检测到混合气入口端气体湿度较大,则需要通过湿度可控除水装置对排出的湿热空气进行部分地分离去水,增大进入气体干燥室的气流流量比例,减小进入湿度保持室的气流流量比例;
7)、若检测到混合气入口端气体湿度较小,则反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氢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氢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9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桩承台的承重力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可折叠保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