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穴脏腑平衡检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8912.0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6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53;G16H40/63;G16H50/30;G16H20/90 |
代理公司: | 合肥蓝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07 | 代理人: | 陶志国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穴 脏腑 平衡 检测 系统 方法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经穴脏腑平衡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终端和分析系统;
所述采集终端设备为48路采集装置同时集成使用触笔进行单路采集;
所述采集终端通过通用的接口总线将数据上传至PC,由分析系统模块进行数据处理;
分析系统是基于Visual C#.NET语言开发、支持人机交互、数据分析和处理、数据管理、诊断结果导出和打印的一项多功能上位机系统,它同时集成了基于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一套中医体制学评价系统,通过对患者问卷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推算得出其所属的体质类型以及表现症状,同时在诊断报告中给出相应的调养方法;
包括经穴脏腑平衡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人体穴位信号数据;基于所采集人体穴位信号数据,进行计算;
所采集的人体穴位信号数据包括井穴穴位信息、原穴穴位信息;
其中,井穴共24穴,每穴以恒流步进增大在0.1uA-10uA范围,每步0.05 uA增程扫描共200个电流值即I及对应电压值即U,计算r=U/I,共200个阻抗值;
以恒流步进减小在10uA- 0.1uA,每步0.05uA减程扫描共200个电流值即I及对应电压值即U,计算r=U/I,共200个阻抗值;
增减程共400个阻抗值得均值为该穴的阻抗值R;
共计井穴左12RL、右12RR,原穴左12RL、右12RR,若为耳穴则只有12RL和12RR;
计算左右平衡系数:
B=(RL-RR)/[ (RL+RR)/2]×100%;
计算结果B值以4等级计量形式进行换算:0<B<10%时,记作“0”;20%<B<40%时,记作“1”;40%<B<70%时,记作“2”; B>70%时,记作“3”;取绝对值形式;
医学定义,“0正常”、“1轻度失衡”、“2中度失衡”、“3重度失衡”;
井原计算相同,共井12B、原穴12B、耳穴12B;
中值计算方法:井穴共24穴,将该24穴之阻抗值Z由小到大排序R1~ R24,中值M=(R12+R13)/2;
原穴、耳穴计算方法和井穴相同;
偏离指数和偏离度计算方法:偏离指数D是指每穴阻抗R偏离中值M的程度;
当R<M时,偏离指数为正值,当 R>M时,偏离指数为负值,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结果D值以4等级计量形式进行度数换算:0<D<1时,记作“0”;1<D<2时,记作“1”;2<D<3时,记作“2”; D>3时,记作“3”;
0>D>-1时,记作“0”,-1>D>-2时,记作“-1”,-2>D>-3时,记作“-2”, D<-3时,记作“-3”;
偏离度医学定义为:0、1、2、3分别代表“正常”、“轻度偏离”、“中度偏离”、“重度偏离”;
正值表示实性偏离,负值表示虚性偏离;
增减程面积及迟滞指数计算方法:
增程面积:Su=,U1为增程扫描起步电流0.1uA时对应电压,U200为扫描电流10uA时电压;
减程面积:Sd=, U200为减程扫描起步电流10uA时对应电压,U1为扫描电流0.1uA时电压;
迟滞指数H,将要发病、或已发病的加重进行性发展期,表示增减程面积差异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迟滞指数有正负值区分,表示虚实不同;
迟滞指数进行4等级度数换算,方法如下:0<H<3记为“0”,3<H<6记为“1”,6<H<9记为“2”, H>9记为“3”;负值先取绝对值,按上述方法进行等级换算,结果加负号;
井原、耳穴计算方法相同;
迟滞指数的医学定义为:0、1、2、3分别代表“正常”、“将要发病”、“已发病”、“病情加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穴脏腑平衡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终端包括采集模块、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及电源模块;
其中,采集装置通过设置弹簧探针、控制板、引出线依次连接到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支持48路穴位生物电采集,此模块通过标准的A/D-D/A回路进行数据采集,终端将提供48路标准数据接口,支持各类接口,控制模块发出采集信号到采集模块,此模块将信号转化成控制和电流双数据,流过人体电阻后进行采集电压变化,最终通过控制将这些电压变化信号传回至控制系统中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89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