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走式智能化花生秧收获机用中间输送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77890.6 申请日: 2021-01-20
公开(公告)号: CN112690079B 公开(公告)日: 2022-05-24
发明(设计)人: 王公仆;陈有庆;胡志超;顾峰玮;吴峰;王伯凯;张鹏;徐弘博 申请(专利权)人: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D23/02 分类号: A01D23/02
代理公司: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代理人: 王一
地址: 210014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智能化 花生 收获 中间 输送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走式智能化花生秧收获机用中间输送装置。该收获机包括割台,中间输送装置,切抛装置,具有走行系统的底盘,以及用于监测作业状态的智能监测系统。所述中间输送装置,具有包含前上辊和前下辊的第一辊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辊组后侧的包含后上辊和后下辊的第二辊组,由所述割台切割的花生秧经由所述第一、第二辊组被输送至所述切抛装置。本发明所述中间输送装置配置紧凑,以保证花生秧通过辊间时,各辊夹持稳定,工作可靠性高,输送稳定性高。可适应喂入物料层厚薄的变化,并保证对物料有压紧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设备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自走式智能化花生秧收获机用中间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据FAO最新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花生收获面积462万hm2,产量1733万t,分别居世界第2位、第1位,占全球的16.2%、37.7%。一般每亩花生秧产量与花生荚果产量相当,也即我国每年花生秧产量有1733万t,如果折算成鲜秧,每年产量约3400万t。

资料显示,花生秧中的粗蛋白含量超过12%,粗脂肪含量达2%,碳水化合物含量超过45%,与其他常见牧草相比,其粗蛋白含量约是苏丹草的1.5倍,比多年生黑麦草稍高,与紫花苜蓿花期的粗蛋白含量基本相当,是优良的畜禽饲料,主产区一般每667m2花生秧售价可达50~150元。开发利用花生秧作为畜禽饲料既可缓解我国人畜争粮矛盾,又可提高花生产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当前,我国花生主产区多以收获花生荚果为主,花生秧一般作为废弃物丢弃或少量用作饲料。丢弃的花生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作为饲料的花生秧基本都是晾干后再加工制成的。晾干的花生秧会造成营养流失,也不易被畜禽消化,易使动物发生前胃弛缓或形成瘤胃积食等前胃疾患,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由于我国花生主产区普遍采用两段式方式收获花生荚果(第一段挖掘收获机将花生植株挖掘、清土、条铺晾晒,待干至一定含水率后,第二段采用捡拾联合收获机进行捡拾摘果作业,或人工捡拾收集后利用场地式摘果机进行摘果作业),由于捡拾联合收获机和场地式摘果机摘果方式均为全喂入式,即花生植株整体全部喂入摘果装置,造成捡拾联合收获机或摘果机作业后的花生秧中极易混有泥土等杂质,严重影响花生秧饲料品质。同时由于我国各主产区广泛采用覆膜种植花生,采用两段式方式收获后,花生秧中容易混有大量塑料地膜,而塑料地膜畜禽无法消化,会在胃里积累,造成畜禽消化不良甚至死亡。

综上,我国花生秧饲料化利用过程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①花生秧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②花生秧晾干后营养流失且不易被畜禽消化,③采用传统方式采收花生秧,花生秧中混有泥土等杂质,降低饲料品质,④地膜覆盖种植的花生,采用传统方式采收花生秧,花生秧中混有大量地膜而无法用作畜禽饲料。而现有的用于花生秧采收的中间输送装置,存在物料易遗漏、堆积的问题,工作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走式智能化花生秧收获机用中间输送装置及花生秧收割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走式智能化花生秧收获机用中间输送装置,该自走式智能化花生秧收获机用中间输送装置包括:割台,其具有拨秧轮、设置在所述拨秧轮后侧的螺旋推运器和切割装置,所述拨秧轮扶正花生秧并将花生秧推向螺旋推运器,由切割装置切割花生秧,由设置于所述螺旋推送器的螺旋叶片将花生秧向后方送出;中间输送装置,其具有前后设置的多个输送辊组,输送由所述割台送出的花生秧;切抛装置,其接受来自所述中间输送装置的花生秧,将切碎的花生秧,抛出到规定的蓄积装置;和具有走行系统的底盘;以及用于监测作业状态的智能监测系统,测量切割装置、螺旋推运器、中间输送装置、切抛装置、底盘行进速度的信息,对上述信息进行显示,并对异常进行报警。

其中,所述中间输送装置具有包含前上辊和前下辊的第一辊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辊组后侧的包含后上辊和后下辊的第二辊组,由所述割台切割的花生秧经由所述第一、第二辊组被输送至所述切抛装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78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