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多种不同设备的SPI总线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5282.1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5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珣;李明阳;黄勇;李晓冬;代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张秀敏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多种 不同 设备 spi 总线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多种不同设备的SPI总线控制方法,包括初始化主控制器Master的SPI总线接口,将片选控制信号采用GPIO口单独定义;配置与片选控制信号相连的GPIO为普通输出引脚功能;依次对每个Slave器件执行:根据Slave器件的属性,配置主控制器Master的SPI通信模块的配置寄存器的参数值;通过片选控制信号实现主控制器Master与Slave器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完成通信后置高所有Slave器件的片选控制信号,结束SPI通信模块的工作。本发明利用Master自带的SPI接口来实现兼容多种SPI特性外围器件的通信需求,不占用多余的GPIO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适应多种不同设备的SPI总线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SPI总线是一种全双工同步串行端口,广泛应用在MCU、DSP、FPGA等主控制器(Master)与EEPROM、Flash、ADC芯片等外围设备之间。其特点是通过MOSI和MISO线路可同步且高速完成数据收发。SPI总线中仅有一个主器件,以及一或多个从器件。某些主控制器,其本身仅一个SPI接口,而系统却需要主控制器能与多个SPI设备通信。若所有外围SPI器件的传输特性完全一致,则Master的单SPI口就可满足通信要求;若多个从器件的SPI特性各不相同,则Master的单SPI就无法满足通信要求。为了解决单SPI口无法兼容多个不同特性设备的通信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法是,用主控制器的通用输入输出口(GPIO)配合软件,实现模拟SPI通信。此方法一方面会占用较多的输入输出口,另方面模拟SPI在普适度、通信效率、抗干扰性、中断接收功能等方面无法达到自带SPI通信的优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多种不同设备的SPI总线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模拟SPI通信解决单SPI接口无法兼容多个不同特性设备会占用较多的输入输出口以及在通信效率、抗干扰性、中断接收功能方面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适应多种不同设备的SPI总线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初始化主控制器Master的SPI总线接口,包括MOSI(SPI Bus MasterOutput/Slave Input,SPI总线主输出/从输入)、MISO(SPI Bus Master Input/SlaveOutput,SPI总线主机输入/从机输出)和SPICLK(时钟信号,由主控制器产生),将片选控制信号采用其他GPIO口单独定义;
步骤S2:配置SPI总线上所有Slave器件的片选控制信号相连的GPIO为普通输出引脚功能;
步骤S3:根据与SPI总线接口通信的Slave器件的顺序,依次对每个Slave器件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与主控制器Master通讯的Slave器件的属性,配置主控制器Master的SPI通信模块的配置寄存器的参数值;配置寄存器包括发送缓冲寄存器和接收数据寄存器;
通过片选控制信号实现主控制器Master与Slave器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完成主控制器Master与Slave器件的数据通信;
如:最先与SPI接口通信的是Slave1器件,则根据Slave1器件的属性,配置Master的SPI通信模块的参数;通过控制Slave1器件的片选控制信号CS1的使能/失效,完成与Slave1器件的数据通信,数据阶段通信完成后,使slave1器件的片选控制信号CS1失效,再根据下一个与主控制器Master通信的Slave器件的属性,重新配置Master的SPI通信模块的参数值,再次通过片选控制信号的使能/失效,完成Slave器件与主控制器Master的通信,其他Slave器件的通信采用同样进行;所有Slave器件的SPI通信完成后,进入下一步;
步骤S4:置高所有Slave器件的片选控制信号,关中断,结束SPI通信模块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52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