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63080.5 | 申请日: | 202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尹敬锋;罗青宏;刘晓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18/67 | 分类号: | C08G18/67;C08G18/66;C08G18/46;C08G18/32;C08G18/10;C09D175/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嘉毅 |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丙烯酸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二异氰酸酯20~35份;磺酸盐聚酯二元醇35~75份;二元醇扩链剂2~5份;阻聚剂0.05~0.1份;含羟基的丙烯酸酯单体封端剂3~10份;所述磺酸盐聚酯二元醇与所述二元醇扩链剂的质量比为(12~25):1。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制备成漆膜后具有低气味、硬度和柔韧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化涂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氨酯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良好的加工性,可调节软/硬段的灵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胶粘剂、油墨、涂料、纺织品和生物材料等领域。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国家法规的日益严格,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的使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水性聚氨酯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水性聚氨酯安全环保,无毒不燃,但存在耐水性、耐磨性、力学性能等方面的不足,聚丙烯酸酯耐水性、耐候性良好,原料成本低廉易获取,但聚丙烯酸酯制备成涂料成漆膜时,漆膜的柔韧性、硬度较差。聚氨酯丙烯酸酯可以将两者的优点得到最大的互补。
如中国专利(CN111253547A)公开了一种磺酸盐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利用丙烯酸、二缩水甘油醚为原料制备得到UV大单体,然后利用其与二异氰酸酯、聚酯二元醇、小分子多元醇、磺酸盐亲水单体、反应制备得到目标产物聚氨酯丙烯酸酯,但是反应过程繁琐,时间较长,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固化速率较慢。
中国专利(CN108503792A)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以及制备方法。体系中含有巯基单体导致气味较大,且从数据上看漆膜的硬度和柔韧性都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制备成漆膜时,其气味重、硬度不高、柔韧性不好的缺陷,提供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所述磺酸盐聚酯二元醇与所述二元醇扩链剂的质量比为(12~25):1。
常规地,在聚氨酯丙烯酸酯合成过程中,一般会加入羧酸类扩链剂,这类物质需要在后期需要加入胺类中和剂,但是胺类中和剂有较大的气味,本发明在体系中采用二元醇扩链剂来替代羧酸类扩链剂,有效避免了气味分子的使用,且二元醇扩链剂的加入,会增加了最后漆膜的柔韧性,本专利在保证低气味的同时,可保证漆膜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硬度。当所述磺酸盐聚酯二元醇与所述二元醇扩链剂的质量比为(12~25):1,由聚氨酯丙烯酸酯制备成漆膜时,漆膜的柔韧性和硬度进一步增加,这是因为硬段微相区融入到软段微相区当中,硬段部分在软段部分当中起到物理交联的作用,限制分子链的相对移动,从而提高了漆膜的力学性能。
优选地,所述磺酸盐聚酯二元醇与所述二元醇扩链剂的质量比为(15~20):1。当所述磺酸盐聚酯二元醇与所述二元醇扩链剂的质量比为(15~20):1时,漆膜硬度和柔韧性都得到提升。
优选地,所述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磺酸盐聚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1200。
优选地,所述二元醇扩链剂为1,4-丁二醇、新戊二醇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阻聚剂为对羟基苯甲醚、对苯二酚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含羟基的丙烯酸酯单体封端剂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30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