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隧道衬砌加固的波纹板吊装系统及吊装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6650.8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4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付兵先;马伟斌;郭小雄;邹文浩;安哲立;李尧;王志伟;杜晓燕;马超锋;赵鹏;薛晖;柴金飞;许学良;牛亚彬;常凯;李秋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08 | 分类号: | B66D3/08;E21D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华联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衬砌 加固 波纹 吊装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衬砌加固的波纹板吊装系统,包括:沿环向间隔开设置的第一防护支撑管、第二防护支撑管、第三防护支撑管和第四防护支撑管,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防护支撑管均采用第一固定件安装在隧道内壁上;设置在隧道内壁的环向中部的吊装机构,吊装机构包括滑轮组件和吊装钢绞线,滑轮组件采用第二固定件与隧道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在隧道底面的驱动机构;其中,吊装钢绞线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且用于连接待拼装的波纹板,吊装钢绞线在驱动机构提供的动力作用下,能够通过滑轮组件沿环向依次吊装波纹板,以进行波纹板的安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隧道衬砌加固的波纹板吊装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加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衬砌加固的波纹板吊装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隧道衬砌加固的波纹板吊装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隧道长期运营,隧道会存在一些隧道病害问题。为了保证隧道正常运行和保证隧道安全,需要定期对隧道病害进行整治。现有的隧道病害整治方法通常采用混凝土加固、波纹板加固等,对于混凝土加固方案,其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周期较长,效率低下,而且施工风险很大,严重影响了隧道正常运营。对于波纹板加固方案虽然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施工风险小,但施工安装困难,工期较慢。
目前,对于波纹板加固方案采用的方案有通过吊装装置进行安装,例如通过牵引绳穿过托杠和隧道衬砌之间的空间吊装波纹板,进而拼装波纹板。这种吊装装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牵引绳多次牵引与托杠之间存在摩擦,很容易断裂,从而影响吊装且存在安全风险,并且在吊装过程中波纹板不稳定,同样存在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用于隧道衬砌加固的波纹板吊装系统,该吊装系统能够减少吊装钢绞线的摩擦,避免其断裂,增强安全性能,且该吊装系统操作方便,能够大大提高波纹板的安装效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隧道衬砌加固的波纹板吊装工艺。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衬砌加固的波纹板吊装系统,包括:沿环向间隔开设置的第一防护支撑管、第二防护支撑管、第三防护支撑管和第四防护支撑管,所述第一防护支撑管、第二防护支撑管分别与所述第三防护支撑管和第四防护支撑管对称分布,且均采用第一固定件安装在隧道内壁上;设置在隧道内壁的环向中部的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滑轮组件和吊装钢绞线,所述滑轮组件采用第二固定件与隧道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在隧道底面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吊装钢绞线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组件且用于连接待拼装的波纹板,所述吊装钢绞线在所述驱动机构提供的动力作用下,能够通过所述滑轮组件沿环向依次吊装波纹板,以进行波纹板的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组件构造成包括滑轮固定底座和安装在所述滑轮固定底座上的吊装滑轮,所述滑轮固定底座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隧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吊装钢绞线穿过所述吊装滑轮且与所述吊装滑轮适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可拆卸式安装在隧道内壁的环向中部,从而能够安装在隧道的不同纵向位置以吊装相应位置的波纹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组件构造成包括防护钢管和通过钢丝绳吊装在所述防护钢管下方的吊装滑轮,
所述防护钢管沿隧道纵向方向安装在隧道环向中部,且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安装,所述吊装钢绞线穿过所述吊装滑轮且与所述吊装滑轮适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绳能够沿防护钢管移动,以将所述吊装滑轮移动到隧道的不同纵向位置,从而吊装相应位置的波纹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采用爆丝或植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插入隧道二次衬砌内,且第一固定件插入长度不小于20cm,第二固定件插入长度不小于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66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