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推动式行走扫把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5427.3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1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何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诚 |
主分类号: | A47L11/22 | 分类号: | A47L11/22;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41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动 行走 扫把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清洁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推动式行走扫把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有清洁盒,所述清洁盒前端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本发明通过利用使用者推动装置行走产生的动力带动滚轮转动,进而带动滚轮外侧的第一锥形齿轮转动,再使齿接的第二锥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同轴上的传输带转动,再利用传输带上连接设置的清理条(帚穗)不断将垃圾入口垃圾推移板位置的垃圾扫入装置的内部,而后再清理条的带动下落入垃圾仓内,防止循环将垃圾带出,实现了推进式行走自清理的功能,极大的降低了清洁所需的劳动力,便于长时间需要打扫的环境及清洁人员使用,结构设计新颖合理,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推动式行走扫把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扫把是家庭、工作中最为常见的生活工具,扫把的发明也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创举,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和家庭保洁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有扫把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者一手持扫把一手持畚斗配合打扫,需要弯腰进行操作,但这样所需劳动量较大,长时间使用起来较不方便,尤其是对于一些经常打扫的环境及年纪大的使用者来说,容易造成腰肌劳损等疾病,不便于推广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推动式行走扫把及其工作方法。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推动式行走扫把及其工作方法,具有推动式行走和自清理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推动式行走扫把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有清洁盒,所述清洁盒前端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侧齿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中部连接有安装转轴,所述安装转轴的中部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侧连接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的外侧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底部的外侧连接有清理条,所述清洁盒前端的下部开设有垃圾入口,所述垃圾入口的底部设有垃圾推移板,所述传输带的后端传动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的上方齿接有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四锥形齿轮的中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清洁盒后端的上部连接有位于连接杆外侧的外护杆,所述外护杆的内部安装有套接于连接杆外侧的固定环。
所述连接杆的尾端开设有插孔,所述外护杆上连接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的中部插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端套接有弹簧,所述连接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握把,所述清洁盒的后端设有垃圾仓,所述垃圾仓的侧面设有垃圾出口,所述清洁盒的底部安装有辅助轮,所述垃圾出口的上方安装有刷板,所述刷板的内侧设有清洁毛刷。
优选的,所述清洁盒的底面为高度逐渐增加的坡面状结构,且清洁盒的底部设有位于滚轮外侧的轮架筒。
优选的,所述滚轮的中部连接有同轮轴,且垃圾入口位于同轮轴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转轮的直径值大于下方滚轮、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向下投影面积的直径值。
优选的,所述转轮、传输带和第三锥形齿轮均倾斜向上设置,且传输带的倾斜角度与清洁盒的底面相同。
优选的,所述清理条为低压聚乙烯细毛,上升清洁毛刷为钢丝细毛。
优选的,所述插孔等距均匀环绕开设在连接杆上,且插孔对应伸缩杆的内侧端设置。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内外两端分别设有限位环。
优选的,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和两个传输带呈倾斜的三角形分布,且连接条等距均匀分布在传输带上。
优选的,所述转轮和第三锥形齿轮分别通过活动轮轴连接在清洁盒的内壁上。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诚,未经何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5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战多源供电系统用电磁防护系统
- 下一篇:医疗辐照装置及平衡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