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货车车厢底板模块化构建及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1427.6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0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曾天灵;彭文强;浦倍雷;韩寅;朱慧超;张明常;孔德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0 | 分类号: | B62D3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朱迪 |
地址: | 441058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货车 车厢 底板 模块化 构建 装配 方法 | ||
1.一种货车车厢底板模块化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车车厢底板模块包括:地板(1)、前横梁(2)、后横梁(3)和侧板(4);所述前横梁(2)的两端各通过一个侧板(4)与后横梁(3)的两端相连接,所述前横梁(2)、后横梁(3)和两个边框(4)的顶部分别与地板(1)的底部边缘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货车车厢底板模块化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板(1)上表面为平滑板面或压制花纹的板面,所述地板(1)为空心地板,其空心结构为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开孔方向与地板(1)短边平行;所述地板(1)下部设置有加强筋(9),所述加强筋(9)呈弓型结构,中部高度较高,两侧高度较低,所述加强筋(9)截面为倒T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货车车厢底板模块化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横梁(2)前端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凸台(5),所述定位凸台(5)包括锥台(51)及与锥台(51)连接的定位销(52),定位销(52)一端与锥台(51)连接,定位销(52)另一端与与前横梁连接,锥台(51)的直径远横梁端到近横梁端直径逐渐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货车车厢底板模块化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横梁(2)上开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7),所述螺栓连接孔(7)与定位凸台(5)交替布置于前横梁(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货车车厢底板模块化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横梁(3)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6)和多个螺栓安装孔(8),所述定位孔(6)与定位凸台(5)为过渡配合;所述螺栓连接孔(7)与定位孔(6)交替分布在后横梁(3)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货车车厢底板模块化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凸台5与定位孔6对应设置;所述螺栓连接孔(7)与螺栓安装孔(8)对应设置;所述定位销(52)与定位凸台(5)为过渡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货车车厢底板模块化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横梁(2)上部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与地板(1)前端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3)上部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与地板(1)后端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侧板(4)上部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与地板(1)两侧下端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货车车厢底板模块化构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4)外侧设置有固定车厢侧墙板的铰链。
9.一种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货车车厢底板模块化构建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建及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待安装货车车厢底板的尺寸及承重要求选择合适数量及尺寸的货车车厢底板模块;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选取的各货车车厢底板模块以首尾对应的方式放置并将各货车车厢底板模块翻转至底部朝上;
第三步:将第二步翻转后的各货车车厢底板模块的两侧大致对齐后,从车头方向或车尾方向开始将位于后端模块前横梁(2)上的定位凸台(5)插入位于前端模块后横梁(3)上的定位孔(6);
第四步:将上一步得到的两块模块互相压紧,使前端模块的螺栓安装孔(8)和后端模块的螺栓连接孔(7)贴紧,同时定位销(52)完全插入定位孔(6)内,定位销(52)与定位孔(6)保持紧密接触状态;
第五步:将固定螺栓穿过前端模块的螺栓安装孔(8)和后端模块的螺栓连接孔(7),并将固定螺栓与螺母旋紧连接;
第六步:重复第三步到第五步依次将其它模块按同样方式组装成一块完整的车厢底板,此时装配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14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流空调箱及汽车
- 下一篇:聚碳酸酯作为光限幅材料的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