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无源反射元协助的智能反射面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6638.0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9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钟财军;胡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白静兰;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源 反射 协助 智能 系统 信道 估计 方法 | ||
1.一种半无源反射元协助的智能反射面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一个传输帧包含TL个块时隙,一个传输帧期间基站到智能反射面的信道保持不变,一个块时隙期间用户到智能反射面的信道保持不变,一个传输帧被分为第一个传输阶段和第二个传输阶段;
2)第一个传输阶段包含个块时隙,其中<<表示远远小于,在第一个传输阶段,基站分别通过第n=1,2根天线发送导频信号给智能反射面,智能反射面估计基站到智能反射面的信道;其中智能反射面配置有M0<<M个半无源反射元,其中M是智能反射面反射元的数目,仅有半无源反射元配置有接收射频链路,可以调至接收模式以接收导频信号,半无源反射元组成了M0=My,0×Mz,0的感应子反射面以辅助信道估计,其中My,0和Mz,0分别表示感应子反射面中沿着y轴和z轴方向的半无源反射元数目;
3)第二个传输阶段包含个块时隙,每个块时隙包含上行信道估计以及数据传输两个子块时隙:在上行信道估计时,智能反射面调至接收模式,第k个用户在上行信道估计的第个符号时隙向智能反射面发送导频,其中τp表示用户的导频长度,表示符号时隙组成的集合;智能反射面根据感应子反射面接收的导频信号估计第k个用户到智能反射面的信道;
步骤2)中智能反射面估计基站到智能反射面的信道的方法为:
a)计算接收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以及互相关矩阵;
b)估计路径数目D;
c)估计有效出发角vl,有效到达角uy,l和uz,l,l=1,...,D,计算有效出发角vl的估计值以及计算有效到达角uy,l和uz,l的估计值
d)计算信道系数向量其中β1,...,βD表示从基站到智能反射面第1,…,D条路径的信道系数,得到信道系数向量的估计值
e)根据和计算基站到用户信道的估计值;
步骤a)中计算接收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以及互相关矩阵的方法为:前向空间平滑FBSS的方法,构建关于感应子反射面的Nmicro个微表面,每个微表面包含Lmicro=Qy×Qz个半无源反射元,其中Qy和Qz分别表示微表面中沿着y轴和z轴方向的半无源反射元数目;将第m个微表面接收的来自基站第n根天线的第i个信号表示为:
其中τ0表示每根天线发射的导频数目,表示维度为Lmicro×1的复数向量构成的集合;
计算自相关矩阵:
计算互相关矩阵:
其中H表示矩阵的共轭转置,J表示反对角线元素都为1,其他元素都为0的交换矩阵;
步骤b)中估计路径数目D的方法为:
计算:
其中表示噪声的功率,表示维度为Lmicro×Lmicro的单位矩阵;计算的特征值,那么:
D=Lmicro-Ns
其中Ns表示最小特征值的数量;
步骤c)中估计有效出发角vl,有效到达角uy,l和uz,l,l=1,...,D的方法为:
对进行特征值分解:
其中是特征矩阵,特征向量以降序排列;
vl的估计值为:
其中angle(λl)表示λl的相位,弧度单位;
(uy,l,uz,l)的估计值为
其中表示微表面的阵列响应向量;
步骤d)中计算信道系数向量其中β1,...,βD表示从基站到智能反射面第1,…,D条路径的信道系数:
计算x1(i)的均值的估计值:
其中x1(i)表示感应子反射面接收到的来自第1根天线的第i个信号;
那么信道系数向量的估计值为:
其中T表示矩阵的转置,表示维度为D×1的复数向量集合,Bsens表示感应子反射面的阵列响应矩阵,A1是一个对角阵,其对角元素由基站阵列响应矩阵的第一行元素构成,φ是基站发送的导频符号;
步骤e)中基站到用户信道的估计值为:
其中aN和分别是基站和智能反射面的阵列响应向量;
步骤3)中第k个用户到智能反射面信道的估计方法为:
a)计算互相关矩阵:
其中y(m)(t)表示智能反射面的第m个微表面在第t个符号时隙接收的信号;
其中H表示矩阵的共轭转置,J表示反对角线元素都为1,其他元素都为0的交换矩阵;
对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
其中特征矩阵特征值以降序排列;
b)估计路径数目Dk:
Dk=Lmicro-Ns,k
其中Ns,k表示最小特征值的数量;
c)估计有效到达角uy,kl,l=1,...,Dk:构建关于第一个微表面的两个Laux,y=(Qy-1)×Qz辅助子表面;关于第n个辅助子表面的信号子空间为:
其中Jn是元素为1或0的选择矩阵;如果第一个微表面的第j个元素是第n个辅助子表面的第i个元素,那么Jn中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1,否则为0;
计算:
其中Vk,12和Vk,22由以下矩阵的特征值分解的结果定义:
其中是特征值矩阵,其特征值降序排列;
对ΦTLS,k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其降序排列的特征值λTLS,kl,l=1,...,Dk,那么uy,kl的估计值为:
d)采用和上述步骤c)中同样的方法得到有效到达角uz,kl的估计值,即
e)匹配和其中计算
其中然后选择Dk个最小的
f)估计信道系数其中表示从第k个用户到智能反射面的第1,……,Dk条路径的信道系数:
计算:
其中y(t)是感应子反射面在第t个符号间隙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导频信号,表示y(t)的均值的估计值,Bsens表示感应子反射面的阵列响应矩阵;
那么βk的估计值为:
其中φk是第k个用户发送的导频符号,pk表示导频符号的功率;
g)第k个用户到智能反射面的信道估计值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66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