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储能密度的钛酸铋钾基三元无铅铁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1606.1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满康;杨倩;位秋梅;张蔓琳;郑木鹏;侯育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3/10 | 分类号: | H01B3/10;C04B35/47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储能 密度 钛酸铋钾基 三元 铅铁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备 | ||
一种高储能密度的钛酸铋钾基三元无铅铁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属于功能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其化学通式为(1‑x‑y)Bi0.5K0.5TiO3‑xBiFeO3‑yNaTaO3,其中0.21≤x≤0.24,0.00y≤0.08。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的三元无铅铁电陶瓷在150kV/cm的电场下,有效储能密度达到了2.88J/cm3,且具有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可以满足储能电容器对材料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储能密度无铅铁电陶瓷材料,属于功能陶瓷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储能介电电容以其超高功率密度、高温稳定性和超快充放电能力,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高频逆变器、电磁脉冲发生器等脉冲电力系统。然而,由于它们与超级电容器和电池相比的储能密度较低,介电电容器往往需要较大的体积和重量才能提供足够的功率,这不符合有关脉冲功率器件的重量和集成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具有高可回收储能密度Wr的介电电容材料。通常,介电陶瓷的总储能密度W和有效储能密度Wr可以分别由方程和来计算,效率η则可以由方程η=Wr/W来计算,其中W、Pr、Pm、和E分别是总储能密度、剩余极化强度、最大极化强度和外加电场。从这些方程出发,具有高Wr的介电电容材料期望其具有高Pm、低Pr以及高的外加电场。钙钛矿氧化物是最有前途的材料之一,它们的P-E电滞回线的形状可以通过形成固溶体来调整,以提高它们的储能性能。
近年来,为了探索无铅储能电容器的候选材料,对Bi0.5Na0.5TiO3(BNT)、K0.5Na0.5NbO3(KNN)、BiFeO3(BF)、AgNbO3(AN)、SrTiO3(ST)、BaTiO3(BT)等无铅钙钛矿氧化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而K0.5Bi0.5TiO3(KBT)因其高极化特性和强弛豫特性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根据第一原理计算,KBT具有较高的自发极化(Ps=52μC/cm2),这是实现高储能密度的必要条件。此外,KBT的固有弛豫特性使其可具有较低的Pr,有利于获得较高的η。李峰等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La(Mg0.5Ti0.5)O3和Ba(Mg1/3Nb2/3)O3改性Bi0.5K0.5TiO3基陶瓷,在180kV/cm和230kV/cm的电场下分别获得了2.08J/cm3和3.14J/cm3的Wr值,同时也具有优异的温度稳定性。这些结果表明,KBT陶瓷具有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获得高储能性能的潜力。目前,KBT陶瓷作为储能应用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纯KBT的晶粒尺寸小,只有300nm左右,畴的钉扎作用太强,难以在较低的电场下获得高的自发极化;二是常规烧结工艺中K和Bi容易挥发,难以获得致密的结构,击穿场强较低,难于满足介电储能的需要。而采用特殊的烧结工艺,如热压,由于其还原气氛使陶瓷必须在氧环境进行进一步的热处理,增加了工艺的复杂和可控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1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
- 下一篇:利用垃圾焚烧飞灰熔融玻璃固化体制备混凝土掺合料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