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目标参数联合制导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9114.9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4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巩英辉;陈志刚;张敏刚;姜智超;闫颖鑫;谢佳;郭振西;陈芳;唐毛;张箭飞;余颖;季登高;武斌;韩伯雄;孙晓松;张宁宁;刘秀明;刘辉;杨丁;余亚晖;付秋军;徐春玲;曹轶;杨缙;王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目标 参数 联合 制导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目标参数联合制导的方法,包括:根据起始点的纵程、高度、速度和目标点的纵程、高度、速度、弹道倾角,曲线拟合计算速度‑纵程剖面、高度‑纵程剖面和弹道倾角‑纵程剖面。求导计算速度‑纵程导数剖面值、弹道倾角‑纵程导数剖面值,根据所述速度‑纵程导数剖面值与弹道倾角计算阻力系数;根据所述阻力系数计算前馈功角,根据当前速度与速度‑纵程剖面值计算反馈功角;根据前馈功角和反馈功角得到总功角;速度‑纵程导数剖面值和当前速度值计算前馈法向过载,根据当前高度、高度‑纵程剖面值、当前弹道倾角与弹道倾角‑纵程剖面值计算反馈法向过载,根据前馈法向过载和反馈法向过载计算第一倾侧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航制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目标参数联合制导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飞行器可以作为投送子弹的母弹使用,从而大幅增加子弹的作用距离和突防生存能力。在上述应用场景下,为了满足子弹的精确打击需求,需要实现投送目标点多个目标参数的联合控制。为了实现子弹的高打击精度,需要对投送点的高度、速度、弹道倾角、弹道偏角、横纵向位置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对于面对称飞行器而言,制导控制量只有攻角和倾侧角。在控制量有限的情况下对制导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利用有限控制量实现目标点多参数控制,考虑对横纵向进行解耦,纵向通过攻角和倾侧角对高度、速度、弹道倾角、纵程等纵向目标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制导控制策略采用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方式;横向通过设计横向管道对横向参数的散布范围进行限制,利用倾侧角符号翻转逻辑实现对横向参数的控制。
制导起始点的高度、速度等参数散布范围较大。如果采用跟踪标称轨迹的制导方法,为了能实现标称轨迹的跟踪,会导致初始制导指令较大,能量损耗较严重,限制了飞行器的飞行距离;并且对于不同的初始偏差,初始制导指令差别较大,会导致弹道跳跃、指令起伏等不利因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初始参数进行轨迹规划,根据曲线拟合方法在线生成参考轨迹。对于不同的初始偏差,在线生成的轨迹不同,从而保证制导指令的连续过渡,增强控制品质,实现较高的制导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了目标点多参数联合高精度控制。
本发明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目标参数联合制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起始点的纵程、高度、速度和目标点的纵程、高度、速度、弹道倾角,曲线拟合计算速度-纵程剖面、高度-纵程剖面和弹道倾角-纵程剖面。
求导计算速度-纵程导数剖面值、弹道倾角-纵程导数剖面值,根据所述速度-纵程导数剖面值与弹道倾角计算阻力系数。
根据所述阻力系数计算前馈功角,根据当前速度与速度-纵程剖面值计算反馈功角。
根据前馈功角和反馈功角得到总功角。
速度-纵程导数剖面值和当前速度值计算前馈法向过载,根据当前高度、高度-纵程剖面值、当前弹道倾角与弹道倾角-纵程剖面值计算反馈法向过载。
根据前馈法向过载和反馈法向过载计算第一倾侧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曲线拟合计算中,利用指数曲线拟合速度剖面,利用二次曲线拟合高度剖面,利用线性曲线分段拟合弹道倾角剖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设置倾侧角指令符号值,包括,起始点倾侧角指令符号值置为1;根据弹道偏角与第一阈值的大小设置所述倾侧角指令符号值,包括:如果弹道偏角大于第一阈值,所述倾侧角指令符号值置为1,如果弹道偏角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所述倾侧角指令符号值置为(-1)。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倾侧角与倾侧角指令符号值计算第二倾侧角。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总功角和所述第二倾侧角控制目标。
所述阻力系数还与飞行器参考面积、飞行过程动压、飞行器质量和标准重力加速度参数相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9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