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8606.6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0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薛国粮;蒲灵娟;于晓洲;胡鑫;白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众空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18 | 分类号: | G01C2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鼎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1000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mu 体式 姿态 测量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包含电源模块,光电转换模块、上位机通讯模块、10轴惯性导航模块、A/D采集模块和CPU模块,其中上位机通讯模块、10轴惯性导航模块、A/D采集模块与CPU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测量系统包含2个光电转换模块,每个都有4路转换通道,可同时转换8路入射太阳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所述上位机通讯模块与CPU模块电性连接,每隔30ms自发地向上位机传输测量结果,所有通讯模块均采用光耦隔离方式与上位机进行通讯,该测量系统相对于现有的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测试方法,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功耗,通用性好,体积小,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高,模块化程度高,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姿态测量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AMU 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航天技术是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集成,航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 技术,由多种技术融于一体的航天系统是现代高技术的复杂大系统,不仅规 模庞大,技术高新尖端,而且人力物力耗费巨大,工程周期长。
目前,航天器上用的姿态敏感器有3轴磁强计、太阳敏感器、地平仪以 及星敏感器,基于这些矢量观测来确定姿态。为了满足航天使用要求,需提 高卫星平台关键测量单机的性能。
单纯依靠矢量观测进行姿态解算要求参考矢量足够精确,由于敏感期的 失准误差、测量误差等因素影响,往往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用 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系统重量大、体积大和功耗大,并且生产成本 高的问题。
AMU采用多芯片系统封装集成SIP技术,SIP技术改变了传统 基于印制板的电路设计模式,使系统更紧凑、性能更好。通过这种技 术可以设计出国产SIP单片集成的AMU一体式姿态测量,极大地提 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了成本。改变现有航天器姿态的测量模式,使航天器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度、高速、高机动的性能,从而在空间 环境中具有极好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包含电 源模块、光电转换模块、上位机通讯模块、10轴惯性导航模块和A/D 采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电转换模块每一个都有4路转换通道,可同 时转换4路入射太阳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本发明的AMU一体式 姿态测量系统选用2个光电转换模块,可同时进行8路太阳入射光线 信号采集。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系统还包含CPU模块,10轴惯性导航模块 与CPU模块电性连接,10轴惯性导航模块包含X、Y、Z3轴16位 陀螺仪采集模块、3轴16位加速度采集模块和3轴16位磁强计采集 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A/D信号采集模块与CPU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位机通讯模块与CPU模块电性连接,每隔 30ms自发地向上位机传输测量结果,所有通讯模块均采用光耦隔离 方式与上位机进行通讯,所述通讯模块有多种可选择接口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的接口方式选择RS422、SPI、I2C、UART、CAN 中的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当航天器处于太 阳光照射范围内时,太阳光在某一特定入射角照射敏感器,光电转换 模块开始工作,我们可以用测量出太阳矢量即入射角和方位角的方法 对航天器定姿;当航天器不在太阳光照射范围内时,我们可以依据 10轴惯性导航模块中的3轴16位陀螺仪传感器、3轴16位加速度计 以及3轴16位磁强计传感器的测量值,计算欧拉角(即偏航角、俯 仰角以及横滚角),对航天器定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众空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星众空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8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时控制的人机环境共融的骑行舱系统
- 下一篇:一种色母粒加工用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