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湿法造纸粉体成型技术进行“非烟草-可可型”烟用材料制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5378.7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2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升;董高峰;刘晶;殷沛沛;刘静;熊珍;张梦源;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烟施伟策(云南)再造烟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14 | 分类号: | A24B3/14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闫红烨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湿法 造纸 成型 技术 进行 烟草 可可 用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湿法造纸粉体成型技术进行“非烟草‑可可型”烟用材料制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对可可原料进行预处理;b.用预处理过的可可原料进行超微粉制备;c.利用可可原料制成的可可超微粉进行萃取后固液分离得到固相物X和滤液Y;d.利用得到的固相物X进行制浆抄造得到“非烟草‑可可型”烟用材料片基,同时将滤液Y浓缩得到浓缩液Z;e.最后将与浓缩液Z混合后的涂布液回涂于“非烟草‑可可型”烟用材料片基上,烘干得到“非烟草‑可可型”烟用材料。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利用可可豆加工时产生的种皮、果壳副产物、天然植物纤维等全部以非烟草原料为主体叶组配方,经超微粉碎技术结合湿法造纸工艺,制备得到“非烟草‑可可型”烟用材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法(湿法)烟草薄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湿法造纸粉体成型技术进行“非烟草-可可型”烟用材料制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薄片(也称再造烟叶)生产工艺技术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辊压法、稠浆法和造纸法三个阶段,造纸法(湿法)生产工艺技术由于可塑性强、填充性好,在我国市场中占主导地位。造纸法(湿法)烟草薄片生产主要的原料来源是烟草的副产物如:烟草碎片、烟末、烟梗、烟灰等。目前,烟草薄片已然成为我国中式卷烟叶组配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烟草薄片应用于卷烟叶组配方中具有减害降焦、稳定产品品质及凸显卷烟风格特征等功能。
卷烟的卷烟纸及机制雪茄的内茄套,作为卷烟和机制雪茄烟设计必备烟用辅料,可进行卷烟烟丝(机制雪茄的茄芯)包裹成型。当前我国市场销售卷烟的卷烟纸及机制雪茄的内茄套基本上是以不同种类及比例的木浆,搭配麻浆、草浆等为原料进行设计和生产加工而成。
国际上,自我国加入WTO,尤其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正式生效之后,中国烟草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国内的烟草行业在持续高增长后面临新经济环境下的新常态。因此,全国各卷烟工业企业加大对卷烟设计和开发的创新力度,近几年新品卷烟推陈出新,无论从卷烟包装设计,到卷烟“中短细爆”等形态,再到不同香、吃味功能型卷烟的出现,的确为烟草消费者选择卷烟及机制雪茄烟时提供更多的机会。但随着烟草消费者对卷烟及机制雪茄烟的安全性、功能性、及个性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烟用材料的创新是行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烟草薄片以烟草副产物为原料,应用于卷烟叶组配方中,主要以表征烟草本香为主,对凸显其他香韵效果有限;而单纯以木浆,搭配麻浆、草浆等为原料设计和生产的卷烟纸、机制雪茄内茄套,较普遍存在木质杂气或其他杂气等问题,对感官品质具有负面影响。
可可豆是可可树的种子,可可树是一种典型的热带植物,主要产自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赤道地区。可可豆的是生产巧克力的原料,富含矿物质、多酚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等成分,具有改善心脏、肾脏、肠道等功能。可可豆加工时产生的种皮、果壳等副产物未进一步挖掘其潜在价值,通常废弃或作为低价值的肥料使用。
超微粉碎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形成的新技术,是用于研究微米,甚至纳米级的物质所特有的现象和功能的科学与技术。在我国超微粉碎技术主要应用于中医药行业,作为一种加工新技术,通过改变原料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使其具有高溶解性、高分散性及高流动性等多方面物理化学新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烟施伟策(云南)再造烟叶有限公司,未经中烟施伟策(云南)再造烟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5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