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4331.0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0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扣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若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33 | 分类号: | F01N3/033;F01N3/02;F01N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净化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其结构包括连接接头、进气接口、操作箱、出气接口,连接接头与进气接口固定连接,进气接口和操作箱机械连接,出气接口与操作箱焊接连接,操作箱设有箱体、微粒过滤器、导流帽、蜂窝载体、滤芯,箱体的两侧与滤芯嵌固连接,箱体和蜂窝载体机械连接,本发明根据pm2.5等细小颗粒和液体之间具有可溶合的特点,通过水喷雾将水以喷洒的方式释放出来,这样设备内部的细小悬浮颗粒就会附着在喷洒的液体上,可溶合悬浮物溶入水中降低了水的蒸汽压,就会随着水沉淀下来,不会随着尾气流动,实现了细小悬浮颗粒的过滤,且喷洒的方式可以让液体的喷洒范围更广,能更好的吸收细小悬浮颗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化器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净化器是一种净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所排放出来的污染气体先进行净化,再排出机体外,从而控制了汽车的废气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尾气的的主要污染源为pm2.5.等细小颗粒,它们是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的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而汽车尾气净化器的过滤结构通常是采用还原性蜂窝瓷及氧化性蜂窝的蜂窝过滤结构,由于蜂窝的过滤孔洞直径都是大于2.5微米的,只能过滤掉大颗粒的污染物,对于颗粒直径较小的污染物无法完全过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其结构包括连接接头、进气接口、操作箱、出气接口,所述连接接头与进气接口固定连接,所述进气接口和操作箱机械连接,所述出气接口与操作箱焊接连接;
所述操作箱设有箱体、微粒过滤器、导流帽、蜂窝载体、滤芯,所述箱体的两侧与滤芯嵌固连接,所述箱体和蜂窝载体机械连接,所述蜂窝载体和微粒过滤器间隙配合,所述微粒过滤器与导流帽过盈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微粒过滤器设有器体、气腔、滑块、侧转块、过滤块、降粒器、吸水筒、推动塞、移动块,所述器体与气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气腔和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器体通过活动轴与侧转块活动连接,所述器体与降粒器间隙配合,所述器体的侧面与移动块机械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推动塞嵌固连接,所述推动塞和吸水筒间隙配合,所述器体与过滤块活动卡合,所述气腔的两侧都设有滑动轨道,所述气腔朝器体内侧的一面延伸出出气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侧转块由一根支撑体绕着一个圆弧等距分布,所述侧转块的支撑体长度顺时针方向逐级递减,所述侧转块的转块支撑体端口处为向内凹陷的半球体结构,所述侧转块的半球体结构内部设有活性炭,所述侧转块的凹陷端与气腔延伸出的出气孔相对,所述侧转块横向安装在器体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水筒的筒体端口通过活动轴与吸水口活动连接,所述吸水筒的吸水口直径与降粒器后侧的连接端口吻合,所述吸水筒的吸水口中间设有弧形块弹簧,所述吸水筒的端口为圆弧状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降粒器设有喷洒头、转动球、连接板面、导流腔、输送管、引导管,所述喷洒头图导流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球通过活动轴与输送管活动连接,所述输送管与连接板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面和导流腔嵌固连接,所述导流腔与引导管相嵌合,所述喷洒头为梯形结构分别位于输送管的两侧,所述喷洒头的喷洒表面设有喷洒孔,所述转动球表面设有孔洞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小过滤孔,且其内部夹合薄木炭。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流腔为弧形槽口,所述导流腔的槽口沿着导流腔后端的圆弧槽口等距分布,所述导流腔的槽口体积以顺时针方向排序越来越小,所述导流腔同一连接圆弧以及引导管之间都是相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若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若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43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