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手柄锁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0576.6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7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靠背 角度 调节 手柄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手柄锁止结构,包括调节手柄,设在调节手柄内的解锁构件、锁止构件和回位弹簧,还包括座椅侧护板;所述调节手柄呈盒体状,其大端的中心部位设有方轴套、小端的中部设有长方形框体,该长方形框体的一侧面与所述调节手柄的下侧面共面,在该侧面上设有矩形开口,在所述长方形框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半圆形卡槽;所述解锁构件呈“凹”字形,配合在所述长方形框体内;所述回位弹簧设在解锁构件和长方形框体之间;所述锁止构件设在所述解锁构件和长方形框体内并与所述座椅侧护板对应配合。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非人为操作情况下,导致的调节手柄旋转解锁靠背,给乘客带来意外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手柄锁止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为适应不同乘客乘坐需求,通常设置有高度调节及靠背角度调节机构。现有汽车座椅普遍采用手动调节手柄进行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如CN204249845U 公开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手柄结构”,包括靠背调节手柄,和靠背调节手柄相连的靠背转轴,设置在靠背手柄上的手柄护盖,所述靠背调节手柄和靠背转轴花键联接,靠背调节手柄设置有和靠背转轴相适配的联接内腔,联接内腔的内壁设置有一组形状各不相同的内花键,靠背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一组和内花键相适配的外花键。其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汽车座椅靠背调节手柄结构存在的调节手柄易松动、易脱落、可靠性差的问题,且结构简单,装配简便,能够广泛应用于汽车座椅靠背调节手柄领域。乘客通过提拉调节手柄来解锁座椅靠背调角器,实现对座椅靠背角度的旋转调节。
但在汽车驾驶环境中,手柄调节机构往往与座椅安全带200环绕路径重叠,参见图1,在汽车急刹车或发生正面碰撞时,安全带挤压调节手柄100,可能导致调节手柄向解锁方向发生旋转,意外解锁座椅靠背,给乘员带来伤害。因此,这种状况亟待加以解决。
CN103661020A公开的“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靠背的角度调节和锁止装置”,包括坐垫框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滚珠轴承、摇臂、摇臂轴承、销轴和底板,坐垫框架的前部通过摇臂轴承连接摇臂的框架端,摇臂的车身端通过销轴和底板连接,当摇臂的车身端绕销轴旋转时,摇臂的框架端通过摇臂轴承牵引坐垫框架。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调节灵活。
CN204367935U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单边调角锁止装置”,支脚一端呈“U”形体,另一端为弯柄的构件,“U”形体的两侧设置有转轴孔,转轴孔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弯柄设置有与车身地板连接的通孔;转轴孔内安装有旋转轴;第一限位孔或第二限位孔内安装有限位销。在汽车后排座椅靠背一侧的单边调角器上,安装本单边调角锁止装置,能通过转轴孔内安装的旋转轴固定,同时还能通过限位孔内安装有限位销进行靠背限位,改变了以前通过转动轴来固定的结构,保证了汽车后排座椅即能进行角度调节,又能实现座椅连接部位的锁止,防止碰撞时出现座椅固定点位移的现象。
上述两份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都是解决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锁止可靠问题作出的有益的尝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的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手柄锁止结构,其能够有效避免非人为操作情况下(如车辆急刹或正面碰撞时,由于安全带挤压座椅靠背调节手柄),导致的调节手柄旋转解锁靠背,给乘客带来意外伤害。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手柄锁止结构,包括调节手柄,设在调节手柄内的解锁构件、锁止构件和回位弹簧,还包括座椅侧护板,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手柄呈盒体状,其大端的中心部位设有方轴套、小端的中部设有长方形框体,该长方形框体的一侧面与所述调节手柄的下侧面共面,在该侧面上设有矩形开口,在所述长方形框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镜像对称的半圆形卡槽;所述解锁构件呈“凹”字形,其两端均与所述矩形开口相适配,并配合在所述长方形框体内;所述回位弹簧设在解锁构件和长方形框体之间;所述锁止构件设在所述解锁构件和长方形框体内并与所述座椅侧护板对应配合。
进一步,所述座椅侧护板的上部设有大圆孔,所述座椅侧护板的下部设有齿条,所述调节手柄与座椅侧护板配合形成逆向锁止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05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温型节能保险饮水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智能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