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四苯基乙烯-三苯胺结构的二胺单体、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无色聚酰亚胺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0270.0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5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关绍巍;于铁琛;祝世洋;姚洪岩;田野;王天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17/92 | 分类号: | C07C217/92;C07C213/08;C07C213/02;C08G73/12;C09K9/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世纯;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苯基 乙烯 苯胺 结构 单体 制备 方法 及其 无色 聚酰亚胺 中的 应用 | ||
一种含有四苯基乙烯‑三苯胺结构的二胺单体、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无色聚酰亚胺中的应用,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三苯胺通过醚键与四苯基乙烯相结合,以二胺单体的形式引入聚酰亚胺中;再通过大角度的扭转聚合物主链结构,以及柔性的醚键破坏分子间电荷转移的方式构建聚酰亚胺,不仅在自然状态下达到了完全无色,同时独特四苯基乙烯的中心结构在氧化还原时能发生歧化作用,降低氧化电位,提高电致变色稳定性。实验表明,聚酰亚胺薄膜在自然状态下几乎无可见光吸收,达到无色透明,且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透过率逐渐减弱,变为蓝色,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四苯基乙烯-三苯胺结构的二胺单体、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无色聚酰亚胺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在外加电场的情况下材料能发生颜色的改变,同时在施加反向电场的情况下又能恢复成原本的颜色。三苯胺基团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容易形成稳定的阳离子自由基,在此过程中会发生电荷转移,进而产生颜色的变化。四苯基乙烯结构,由于其与烯键相连的扭转结构和大尺寸的共轭,在发生电化学反应时,容易发生歧化作用,进而引发构相的改变,降低氧化电位。
聚酰亚胺以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杰出的机械及热稳定性,长久以来一直受到广泛的研究,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更是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聚酰亚胺材料由于其分子间和分子内的电子转移效应,自然状态下普遍具有较深的颜色,极大地限制了聚酰亚胺材料在电致变色领域的应用。同时,由于聚酰亚胺材料普遍具有较高的电致变色氧化电位,也使得其稳定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将三苯胺通过醚键与四苯基乙烯相结合,以二胺单体的形式引入聚酰亚胺中。通过大角度的扭转聚合物主链结构,以及醚键破坏分子间电荷转移的方式构建聚酰亚胺,不仅在自然状态下达到了完全无色,同时独特四苯基乙烯的中心结构在氧化还原时能发生歧化作用,降低氧化电位,提高电致变色稳定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有四苯基乙烯-三苯胺结构的二胺单体,该单体的命名为N1-(4-{4-[2-(4-{4-[(4-氨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氨基]苯氧基}苯基)-1,2-二苯基乙烯基]苯氧基}苯基)-N1-(4-甲氧基苯基)苯-1,4-二胺,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有四苯基乙烯-三苯胺结构的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以摩尔比为1~2:2~4:1~2的4-羟基二苯基酮、锌粉和四氯化钛为原料,四氢呋喃为溶剂,反应体系中固含量为10~20%;先在四氢呋喃中加入4-羟基二苯基酮和锌粉,冷却至-85~-78℃后滴加四氯化钛,搅拌及氮气保护下,升温至80~90℃下反应12~24h,再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0wt%碳酸钾溶液淬灭反应;将反应液过滤后收集有机层,滤液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硫酸镁干燥过夜,蒸出乙酸乙酯和四氢呋喃后得到固体粗产物,粗产物用甲醇重结晶、过滤干燥后得到白色1,2-二(4-羟基苯)-1,2-二苯乙烯晶体,产率为50~60%;
反应式如下:
2)以摩尔比为1~3:1的对甲氧基苯胺和对氟硝基苯为原料,体积比为20:1~5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三乙胺为溶剂,反应体系中固含量为10~20%,在搅拌及氮气保护、80~90℃下反应60~75h;反应液出料于冰水中,产物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4~6次,直到滤液无色澄清,真空干燥后用甲醇重结晶,再过滤干燥后得到橘黄色4-甲氧基-N-(4-硝基)苯胺晶体,产率为50~85%;
反应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02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7C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C07C217-00 连接在同一个碳架上的含氨基和醚化的羟基的化合物
C07C217-02 .醚化的羟基和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架的非环碳原子上
C07C217-52 .醚化的羟基或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架的除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的碳原子上
C07C217-54 .醚化的羟基连接在至少1个六元芳环的碳原子上和氨基连接在非环碳原子上或连接在除同一个碳架的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的碳原子上
C07C217-76 .带有连接在六元芳环碳原子上的氨基和连接在非环碳原子或同一碳架的除六元芳环以外的其他环碳原子上的醚化羟基
C07C217-78 .带有连接在同一碳架的六元芳环的碳原子上的氨基和醚化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