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测井层位划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9712.X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4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曹先军;李国军;余长江;马修刚;张娟;孙佩;倪路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N3/08 | 分类号: | G06N3/08;G06N3/04;G06F16/21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测井 层位 划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测井层位划分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包括:对测井曲线的测井样本数据清洗及预处理,得到不含无效值的测井曲线;针对所得不含无效值的测井曲线,进行测井样本数据的提取及标签化,得到训练集样本数据、验证集样本数据和测试集样本数据;搭建神经网络;根据搭建的神经网络,将所得训练集样本数据、验证集样本数据进行学习,得到层位划分模型;将所得层位划分模型进行保存,得到可调用层位划分模型;调用所得层位划分模型并应用于所得测试集样本数据,得到预测结果,针对所得预测结果的数据进行层界面拾取,实现智能化测井层位划分。能够快速、准确地在测井处理解释过程中进行智能层位划分,提高分层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化测井层位划分方法。
背景技术
层位划分是测井资料处理解释中即基础又关键的环节,也是测井资料处理中正确选取参数的前提及流体识别的关键;确定的层位有着相对稳定的岩性组合,对于后续垂向上生、储、盖组合以及横向上油藏展布特征的评价都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一些复杂问题解决及工作效率提升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石油测井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纳为回归和分类的问题,这也正是人工智能技术最擅长的工作,比如测井处理解释中的储层分层、参数计算、岩性识别、流体识别等,本发明中的智能层位划分是通过智能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基础。
之前在进行储层分层、参数计算、岩性识别、流体识别时,大多依靠解释人员经验调整处理解释参数,或者采用交会图等方法,工作效率较低,即便使用了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甚至是深度学习算法,仍然存在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方法的泛化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之前在使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算法时,都是对较长的井段甚至是全井段进行处理,没有较好的考虑地层层位的问题,即使考虑也是以人工处理方式进行层位的逐层统计,这需要经验,也费时费力,从而导致上下地层之间相互影响,难以提高识别准确率。而实际上地层的发育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只针对某一个特定地层层位进行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计算,就会消除上下地层之间的影响。
此外,目前层位划分一般是通过人工找测井曲线上反映层界面的特征(半幅点、峰值等)位置来划分,但在测井曲线上部分层位界面特征并不明显,容易出错。从实际人工处理结果看,对区块地质情况较为熟悉、有经验的解释人员划分结果较为准确,效率也高,以长庆为例,大概20分钟可以完成一口井的划分,但对地质情况不是很熟悉、缺乏经验的解释人员来说,容易出错,效率也低,大概需要40分钟左右。研究发现,人工划分层位容易出错主要是由于以下的两个原因:1)不同测井曲线的测井机理不同,可能存在分辨率不一致的问题,导致这些曲线层位界面特征的响应在物理上存在视觉偏差;2)有些曲线可以直接反映地层层位的特征,比如电阻率,有些是基于统计规律,如自然伽马。
目前测井中对于自动化或智能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岩性识别、流体识别等,对于层位划分或地质分层的研究较少。目前在公开文献中可查到的主要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9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