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羽毛球生产工艺及其羽毛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9370.1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3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建渭 |
主分类号: | A63B67/187 | 分类号: | A63B67/187;A63B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羽毛球 生产工艺 及其 羽毛 加工 装置 | ||
1.一种自动化羽毛球羽毛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呈“L”状,所述底座(1)竖直部靠近水平部一侧上端纵向固定连接有卡块(101),所述底座(1)竖直部与卡块(101)同一侧且位于卡块(101)下端水平固定连接有辅助板(102),所述卡块(101)上端活动安装有移动块(3),所述移动块(3)远离底座(1)竖直部一侧与底座(1)水平部平行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板(4),所述一号支撑板(4)远离移动块(3)一端为弯折状,且一号支撑板(4)弯折部与底座(1)水平部垂直设置,所述移动块(3)与一号支撑板(4)弯折部之间转动连接有一号丝杆(41),所述一号支撑板(4)下端中心位置前后侧均竖直固定连接有轴座(6),所述轴座(6)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中心以及转轴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一号支撑板(4)位于轴座(6)左侧竖直贯穿活动安装有压板装置(5),所述底座(1)水平部顶部位于压板装置(5)正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输送台(2),所述一号丝杆(41)上端活动安装有承载块(7),所述承载块(7)底部中心位置水平固定连接有二号齿条杆(71),所述承载块(7)底部中心位置前后侧均竖直固定连接有气缸(72),所述气缸(72)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脱羽组件(74),所述承载块(7)上端位于脱羽组件(74)同一侧固定连接有拐角板(73),所述拐角板(73)靠近脱羽组件(74)一侧下端前后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卷收轮,卷收轮中心轴外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所述底座(1)水平部顶部位于支撑输送台(2)右侧固定安装有环形输送机(8),所述环形输送机(8)输送带外侧等距离依次固定安装有输送夹持装置(9);
所述压板装置(5)包括有一号齿条杆(51)、底板(52)、压板(53)、切刀(54),所述一号支撑板(4)顶部中心位置前后侧均竖直贯穿有一号齿条杆(51),所述一号齿条杆(51)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52),所述底板(52)呈倒“T”状,所述底板(52)下端卡合有“C”型状压板(53),所述压板(53)内底部与底板(52)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所述底板(52)左右两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切刀(54),所述切刀(54)呈“7”状,所述切刀(54)相对设置,且切刀(54)竖直部与压板(53)外侧相接,所述压板(53)宽度与支撑输送台(2)宽度一致,位于一号支撑板(4)前后侧一号齿条杆(51)分别与轴座(6)之间转轴中心前后侧齿轮啮合卡接;
所述脱羽组件(74)包括有主杆(21)、固定块(22)、拉杆(23)、二号夹板(24)、拉绳(25),所述主杆(21)呈弧型状,所述主杆(21)底部等距离依次竖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底部前后侧均竖直垂直转动连接有二号夹板(24),所述二号夹板(24)中心均铰接有垂直转动的拉杆(23),所述拉杆(23)之间铰接有拉块(26),所述拉块(26)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绳(25),所述拉绳(25)上端位于二号夹板(24)之间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拉绳(25)另一端延伸贯穿固定块(22)、主杆(21),所述拉绳(25)延伸至主杆(21)外侧与拐角板(73)上端卷收轮固定连接;
所述输送夹持装置(9)包括有承载座(91)、夹持组件(92)、二号支撑板(93)、支撑杆(94)、托杆(95)、挡板(96)、滑槽(10)、滑块(11),所述承载座(91)水平端靠近环形输送机(8)一侧中心位置前后端均竖直固定连接有挡板(96),所述挡板(96)远离环形输送机(8)一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92),所述挡板(96)之间位于夹持组件(92)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杆(95),所述托杆(95)呈“匚”型状,所述挡板(96)远离环形输送机(8)一侧位于夹持组件(92)下端铰接有水平转动的二号支撑板(93),所述二号支撑板(93)底部中心位置前后侧均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底部铰接有水平转动的支撑杆(94),所述支撑杆(94)竖直贯穿至承载座(91)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承载座(91)上端环形移动槽,所述万向轮与承载座(91)顶部移动槽内部相接,位于环形输送机(8)后端移动槽深度更深;
所述夹持组件(92)包括有支撑盒(12)、电动夹具(13)、连接杆(14)、三号齿条杆(15)、二号丝杆(16)、丝杆套筒(17)、一号夹板(18)、电动推杆(19)、缺口槽(20),所述支撑盒(12)远离挡板(96)以及靠近托杆(95)依次均设为缺口状,所述支撑盒(12)内远离托杆(95)依次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9),所述电动推杆(19)末端固定安装有电动夹具(13),所述电动夹具(13)夹持端朝向托杆(95),所述支撑盒(12)上下端远离挡板(96)一侧均设有缺口槽(20),所述电动夹具(13)上下端均竖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分别延伸贯穿支撑盒(12)上下端缺口槽(20)外侧水平固定连接有三号齿条杆(15),所述支撑盒(12)上下端中心位置均转动连接有丝杆套筒(17),所述丝杆套筒(17)上端位于远离支撑盒(12)内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丝杆套筒(17)中心螺纹连接有二号丝杆(16),所述二号丝杆(16)远离支撑盒(12)一端与支撑盒(12)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61),所述支撑盒(12)内部靠近挡板(96)一侧中心位置上下端均铰接有水平转动的一号夹板(18),所述一号夹板(18)相邻一侧中心位置前后侧与支撑盒(12)内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建渭,未经赵建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93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起伏路面大型结构物的移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建筑房屋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