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网络和车联网的车辆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9114.2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8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征;周庭梁;江磊;刘刚;吴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B61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联网 车辆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网络和车联网的车辆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车载控制装置,车载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包括第一5G通信模块和第一车联网通信模块;对象控制装置,对象控制装置包括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包括第二5G通信模块和第二车联网通信模块;云平台监控装置,云平台监控装置包括第三通信模块,第三通信模块包括第三5G通信模块;车辆控制系统基于第一通信模块和/或第二通信模块和/或第三通信模块进行数据收发。本发明能有效保障包括有轨电车在内的车辆的运营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以及改善司机工作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5G网络和车联网的车辆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和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以有轨电车为例,有轨电车具有适应性强、灵活度高、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等优点,成为城市可持续交通系统中的新选项。
传统有轨电车在运营过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混行路权安全风险大,有轨电车运营独立路权少,半混合路权和混合路权多,平交叉路口多。有轨电车通过平面交叉口时,对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有一定威胁。2、电车驾驶员工作量大,有轨电车采用人工驾驶,工作量大,操作繁琐,线路全线情况技术参数要全部记牢,并且要处理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包括地面一些行车设备的操作。对驾驶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能力要求非常高。3、设备安全隐患多,目前有轨电车控制系统以中心控制为主,系统复杂,标准不统一,故障率高,运维费用高。建设过程没有完全遵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流程及全生命周期安全评估,给后期设备运营带来很多安全隐患。4、设备故障率较高,有轨电车由于核心设备信号系统及车辆设备等采用国外进口设备,或者从地铁的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System)系统,即基于通讯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单改造而来,故障率非常高,维修困难。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5G网络和车联网的车辆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结合5G车联网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北斗高精度定位等先进技术,研究开发的基于5G车车通信的轨道交通综合控制系统能有效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及改善司机工作条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5G网络和车联网的车辆控制系统,包括:
车载控制装置,所述车载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包括第一5G 通信模块和第一车联网通信模块;
对象控制装置,所述对象控制装置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包括第二5G 通信模块和第二车联网通信模块;
云平台监控装置,所述云平台监控装置包括第三通信模块,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包括第三5G通信模块;
所述车载控制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进行数据收发;
所述车载控制装置与所述对象控制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进行数据收发;
所述车载控制装置与所述云平台监控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三通信模块进行数据收发;
所述对象控制装置与所述云平台监控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三通信模块进行数据收发。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5G网络和车联网的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设置车载控制装置的第一通信模块;
设置对象控制装置的第二通信模块;
设置云平台监控装置的第三通信模块;
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中设置第一5G通信模块和第一车联网通信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9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