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体组装底架挠度预制装置、方法、车体底架及车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4848.1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3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周靖峰;许世涛;王昊;李明;单旭光;孙日超;王鹏;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庆骞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组装 底架 挠度 预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车体底架安装领域,提供了一种车体组装底架挠度预制装置、方法、车体底架及车体。其中,车体组装底架挠度预制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其设置在底架的底部预设支点处,同时用于确定底架基准面及各个挠度预制部位相对基准面的差值;挠度测量机构,其用于校准各个挠度预制部位的挠度;锁止机构,其上端固定于底架的横梁截面,具有下端受拉自锁性;拉紧机构,其与锁止机构的下端连接,用于产生向下的约束力以固定底架来维持预制挠度。其解决了车体总组装过程底架挠度焊后回弹、横梁母材拉伤补焊修复等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完善了车体总组装的工艺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体底架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体组装底架挠度预制装置、方法、车体底架及车体。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目前,车体总组装工序在枕内位置预制挠度时,通常采用的方案是:将手扳葫芦的链条穿过底架中部横梁加工圆孔,再与地表预埋拉钩连接固定,通过手扳葫芦施加载荷,将底架与车体支撑立柱靠严。但是发明人发现,上述预制挠度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横梁加工圆孔所在位置母材较薄,且圆孔底部难以加装稳固的防护垫,通过链条施加向下的载荷很容易造成圆孔周边局部变形、撕裂,需要在焊接完成卸除链条后进行调修、补焊处理;2)链条固定无法保证焊接过程中的刚性约束,存在焊后挠度回弹的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体组装底架挠度预制装置,其能够避免焊后挠度回弹,提高车体组装底架的质量,完善车体总组装的工艺流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车体组装底架挠度预制装置,其包括:
支撑机构,其设置在底架的底部预设支点处,同时用于确定底架基准面及各个挠度预制部位相对基准面的差值;
挠度测量机构,其用于校准各个挠度预制部位的挠度;
锁止机构,其对称固定在底架的挠度预制部位两侧;所述锁止机构具有受拉自锁性;
拉紧机构,其与锁止机构连接,用于产生向下的约束力以固定底架来维持预制挠度。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采用如上述所述的车体组装底架挠度预制装置的挠度预制方法。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采用如上述所述的车体组装底架挠度预制装置的挠度预制方法,包括:
将底架吊运至车体总组装工作胎位;
沿底架纵向设定底架挠度的支点;
在设定的支点底部安装支撑机构来支撑底架;
将底架枕梁所有支点调整到同一水平面,并定义其为零基准面,确定出底架基准面及各个挠度预制部位相对基准面的差值;
通过挠度测量机构分别校准各个挠度预制部位的挠度,确保达到设定挠度要求;
将锁止机构对称固定在底架的挠度预制部位两侧;
利用拉紧机构产生向下的约束力以固定底架来维持预制挠度,同时使得锁止机构受拉自锁。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体底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车体底架,其挠度采用如上述所述的挠度预制方法预制得到。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车体。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车体,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车体底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4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