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广义正交线性调频波形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101799.7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9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富兰崛克·伯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7/10 | 分类号: | H04L27/10;H04L27/2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董鑫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广义 正交 线性 调频 波形 | ||
各种实施例涉及正交线性调频波形。信号可以通过使用一组输入符号调制多个线性调频信号来生成。多个线性调频信号可以基于具有可配置的二次多项式系数、一次多项式系数和零次多项式系数的二元二次多项式。等效地,上述信号可以根据包括线性调频信号的发射滤波器生成,该线性调频信号基于包括相同的二次系数、一次系数和零次系数的一元二次多项式。公开了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涉及生成和接收正交线性调频波形(orthogonal chirp waveform)。
背景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使用子载波进行传输,并且提供一种在衰落无线信道上可实现的高效而简单的传输方法。然而,需要平衡处理时间选择性衰落(time selective fading)和频率选择性衰落(frequencyselective fading)的能力。小的子载波频率间隔提供大量子载波,因此由于信道编码和交织带来的增益,对频率选择性衰落具有更好的恢复能力。另一方面,大的子载波频率间隔提供短的符号持续期,因此对时间选择性衰落和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具有更好的恢复能力。然而,由于存在循环前缀,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开销,循环前缀可以添加在每个OFDM符号之前,以避免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例如,在速度高达500km/h的高速列车场景或涉及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链路的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中,可能需要传输系统在多普勒扩展(Doppler spread)非常大的信道中实现通信。对于未来的通信网络,可以设想,例如,要求精确定位的应用需要波形既能够实现雷达成像又能够进行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的目的是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选择。本发明内容并非旨在确定请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并非旨在用于限制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广义正交线性调频波形,特别是用于但不限于时频选择性信道(time-frequency selective channel)。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可以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其它实现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调制信号的设备。所述设备可以用于获取一组输入符号。所述设备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一组输入符号调制所述信号的多个线性调频信号w[m,n],其中,所述多个线性调频信号w[m,n]基于输入符号索引m和线性调频信号时间索引n的二元二次多项式p(m,n),所述二元二次多项式p(m,n)包括至少一个二次系数和至少一个一次系数,所述至少一个二次系数和所述至少一个一次系数使得所述多个线性调频信号基本上正交且具有周期性。本技术方案提高了时频选择性信道中的传输性能。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所述至少一个二次系数可以从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二次系数的至少两个值的一组第二系数值中确定,或者所述至少一个一次系数可以从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一次系数的至少两个值的一组第一系数值中确定。本技术方案使得生成的信号能够根据多组预定系数来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所述多项式p(m,n)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零次系数。本技术方案使得线性调频信号能够相移(phase shifted),从而加入星座旋转(constellation rotation)等先进技术来进一步提高性能。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所述零次系数相对于N可以是恒定的,其中,N是所述多个线性调频信号w[m,n]的最大数量,并且N是正整数。本技术方案使得线性调频信号具有与线性调频信号的最大数量无关的相移,从而加入星座旋转等先进技术来进一步提高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101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