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温度测量装置的电散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81157.5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1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R·德尔考特;T·德莱唐;P·富尔古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0 | 分类号: | H05B3/50;F24H3/04;F24H9/1863;F24H9/20;B60H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谭华 |
地址: | 法国拉韦里勒***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温度 测量 装置 散热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通风、供暖和/或空调系统的电散热器(1),包括加热体(2)、电连接接口(3)和至少一个温度测量装置(4),所述至少一个温度测量装置(4)设置成横跨能够穿过加热体(2)的空气流(6),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41)和用于支撑所述温度传感器(41)的支撑体(42),该支撑体在横向方向上远离加热体(2)延伸一定距离,其特征在于,温度测量装置(4)通过连接线(5)电连接到散热器(1)的电连接接口(3),连接线(5)从用于支撑温度传感器的支撑体(42)的横向端(420)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的通风、供暖和/或空调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车辆的通风、供暖和/或空调系统的电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车辆的通风、供暖和/或空调系统内使用电散热器。电散热器可以例如设置成横穿空气流的路径,以便加热所述空气流。这种散热器具有加热体,加热元件设置在该加热体中,例如通过容纳在支撑形成的框架中,这些加热元件配置为与空气接触,在适当的情况下通过辐射元件接触,辐射元件增加热表面和穿过的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表面积,从而促进空气和加热元件之间的热能交换。
特别地,这些加热元件可以包括PTC,也就是说正温度系数、石头或陶瓷。向这些电阻元件供应电流加热加热元件,并可能将热能传递给与该加热元件接触的空气流。
为了监测从这种散热器发出的热量,已知的做法是在散热器出口处的空气流路径中布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使得可以例如监测随后在乘客车厢中被分配的空气流的温度和/或检测是否超过可能损坏通风、供暖和/或空调系统的某些热敏元件的温度阈值,从而相应地调节散热器的操作。
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产生了多个问题。特别希望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距散热器一定距离处,以便不进行不正确的温度测量,特别是更能代表加热元件温度而不是穿过散热器的空气流温度的测量,因此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很复杂,因为必须确保该传感器的位置确实符合所需的理论位置。此外,在电连接方面,已知的做法是将温度传感器连接到通风、供暖和/或空调系统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配置成在必要时向散热器发送操作指令,但这一方面涉及将传感器连接到控制单元的步骤,另一方面涉及受控制单元的参与影响的信息处理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通风、供暖和/或空调系统的电散热器而落入该上下文中,该电散热器包括加热体、电连接接口和至少一个温度测量装置,该温度测量装置设置成横跨能够穿过加热体的空气流,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支撑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支撑体,该支撑体在横向方向上从加热体延伸一定距离,其特征在于,温度测量装置通过从用于支撑温度传感器的支撑体的横向端延伸的连接布线电连接到散热器的电连接接口。
散热器的加热体可以例如具有由框架限定的矩形整体形状,该框架设置有产生热量的加热元件以及扩散离开散热器的热空气流的辐射元件。加热元件和辐射元件形成加热体,并可由围绕它们的框架和与该框架成一体并穿过空气流布置的格栅保持。加热体的一端连接到电连接接口。其中,后者可以向加热元件提供电能,使它们变热。
温度测量装置有利地设置成面向散热器的加热体的一个面,更具体地说是热空气流在穿过加热体之后从其发出的面,或者换句话说是加热体的出口面。因此,温度测量装置测量离开散热器的加热体的空气流的温度。温度测量装置包括设置在用于支撑温度传感器的支撑体上的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该支撑体的尺寸和结构允许温度传感器保持在空气流中并与加热体保持所需的距离。如下所述,为了获得相关的温度测量,也就是说代表空气流温度的测量,而不是代表最靠近传感器的加热元件的温度测量,已经估计温度测量装置应该设置在距离散热器的加热体至少20mm处。
温度传感器例如可以是NTC传感器,特别是针对温度变化的灵敏度而选择的。用于支撑温度传感器的支撑体是由容纳温度传感器的耐热材料制成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热系统公司,未经法雷奥热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11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酶介导的放大的多路复用成像
- 下一篇:可见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